然而,他们刚跑出没多远,侧翼玉米地里,至少十挺民二十四式重机枪和数十挺捷克式轻机枪同时开火!密集的弹雨形成一道灼热的钢铁风暴,精准地打在他们的退路上,泥土被打得噗噗作响,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火力网。
“不想死的!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八路军优待俘虏!”四面八方响起了洪亮的中文劝降声,这是独立旅战士们的怒吼。
与此同时,另一股声音响起,字正腔圆,带着关西、关东等各地日语口音,却喊着让日军士兵难以置信的内容:
“日本的士兵们,停止无谓的抵抗吧!你们已经被完全包围了!”
“我们是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为资本家和天皇送死毫无意义!和中国兄弟作战是错误的!”
“放下武器,保证生命安全!让我们一起反对法西斯!”
喊话的,正是以佐藤明彦、冈田翔太为首的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的战士们。他们同样隐藏在玉米地中,利用语言精通的技能,将劝降的话语精准地送到每一个日军士兵的耳中。
这比猛烈的火力打击更让剩余的日军感到惊愕和恐慌。
“嗯?什么?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
“听错了吧?他们怎么会在这里?”
“这样的火力…是本土的精锐师团吗?”
许多日军士兵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困惑和难以置信。对方拥有恐怖的重火力(他们误以为是直瞄火炮甚至航空炸弹),战术娴熟,埋伏精准,这已经让他们怀疑遭遇了中国军队最顶尖的王牌。现在,竟然又听到了如此纯正、带着乡音的日语劝降,内容更是惊世骇俗!这种心理上的冲击和混淆,极大地动摇了他们的战斗意志。一部分本就对战争感到迷茫或厌战的士兵,动作明显迟疑起来,枪口也不知不觉地垂下了几分。
佐藤明彦看准时机,对一个明显是分队长、脸上带着挣扎神色的年轻日军士兵喊道:“那边的年轻人!家乡是哪里?不想再见家人了吗?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那个年轻士兵浑身一颤,眼神中的恐惧被思乡之情取代,他看了看周围同伴的尸体,又看了看远处严阵以待的机枪火力点,最终“当啷”一声,将手中的三八式步枪扔在了地上,双手缓缓举过头顶。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一些伪军见太君都投降了,本来就不想卖命,立刻有样学样,纷纷把枪一扔,跪地高喊:“八路爷爷饶命!我们投降!”
混乱中,部分死硬的日军士兵却在中队长中村大尉的咆哮下,迅速做出了反应。中村拓真是个典型的军国主义死硬分子,他虽惊不乱,立刻利用被炸毁的装甲车残骸和几辆尚未受损的弹药马车作为掩体,嘶吼着组织起残余的兵力:“混蛋!不要慌!建立掩体!机枪手,压制那片玉米地!”
两挺九六式轻机枪迅速架设在马车车轮后,喷吐出火舌,密集的6.5mm子弹泼洒般射向玉米地,打得玉米秆断裂纷飞,枝叶乱溅,暂时压制了侧翼八路军的火力点,为其他日军士兵寻找掩体争取了时间。中村自己则拔出手枪,躲在一辆马车后面,声嘶力竭地督战,枪毙了一个试图后退的士兵,勉强稳住了阵脚。
“顶住!援军马上就到!为了陛下,玉碎!”中村声嘶力竭地叫嚣着。
宋兴华在全景地图中清晰地看到了这个顽固的焦点。这个中村,不仅是个威胁,更是一笔可观的军功(1250点)。他冷静地对身旁的冈田翔太说:“看到那个马车后面的军官了吗?冥顽不灵。”
冈田面露愤恨:“是中村拓真,一个狂热分子,在太谷时就很可恶。”
宋兴华不再多言,如同教科书般娴熟而稳定地举起手中那把看似普通的中正式步枪(系统技能:射击精通生效,有效射程内,命中率100%)。他甚至没有刻意去瞄准,只是目光锁定,枪口随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微调指向目标。
此刻,中村恰好因为激动,微微探出半个身子,挥舞着手枪叫骂。
就是这一刻!
宋兴华扣动扳机。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甚至压过了战场上的嘈杂。子弹脱离枪口,以绝对的精准,划过近两百米的距离,如同长了眼睛一般,正中中村拓真的眉心!
中村的声音戛然而止,挥舞的手臂僵在半空,脸上狰狞的表情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弹孔。他眼中的疯狂和凶狠瞬间消散,变得空洞无神,身体晃了晃,然后直挺挺地向后倒去,重重摔在黄土路上,溅起一小片尘埃。
“中队长被打倒了!”附近的日军士兵惊恐地大叫。
指挥官被一击毙命,而且是如此精准的爆头,这彻底摧毁了剩余日军的抵抗意志。他们心目中最后的支柱崩塌了。加上周围同盟军持续不断的日语劝降,以及四面八方黑洞洞的枪口,幸存的一百多名日军终于彻底失去了战意。
“够了…我们投降…”一个军曹长叹一声,扔掉了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