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骤然出现的神秘符纸,裹挟着刺骨寒意,并非肌肤所感的冷,而是直钻心脉的凉,如同一根根细若牛毛的冰刺,死死扎在林小满心头,任她如何驱散,那寒意都如跗骨之蛆,久久不散。
“小心身边人,幽冥有耳……”
十二个字,像淬了冰的钟鸣,在她脑海中反复回荡,震得她心绪不宁。身边人?她下意识攥紧了衣角,目光扫过窗外藏剑峰的青松翠柏,思绪却如乱麻般纠缠。是朝夕相处的藏剑峰同门?是一直对她温和关照的洛璃师姐?还是……方才在大殿上,亲手将她收入门下的师尊云弈?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林小满便猛地甩了甩头,像是要甩掉什么污秽。荒谬,太荒谬了。云弈师尊若真对她心存歹意,以他的修为,想要取她性命或夺她机缘,简直易如反掌,何须多此一举收她为徒,还赐下珍贵的剑典与心得?这分明是有人故意挑拨离间,想让她在藏剑峰寸步难行。
可……传递消息的人究竟是谁?目的又是什么?是真心为她着想的善意警告,还是别有用心之人设下的圈套,想在她心中种下猜疑的种子,搅乱藏剑峰的安宁?
纷乱的思绪如同潮水般涌来,让她胸口发闷,连呼吸都带着几分滞涩。林小满走到窗边,推开木窗,山间清冽的风灌入室内,带着松针的清香,稍稍抚平了她躁动的心。她深吸三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无论这警告是真是假,无论背后之人有何图谋,胡思乱想都毫无益处。唯有提升自身实力,让自己拥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在未来的变数中站稳脚跟,从容应对一切。
收敛心神,林小满将目光落在桌上的两枚玉简上。这是云弈师尊亲赐之物,一枚记载《冰心剑典》前三层心法,另一枚则是他毕生修炼的心得感悟。她先拿起那枚刻着“冰心”二字的玉简,指尖触及玉简表面,便能感受到一股温润而清寒的灵力波动。她盘膝坐于蒲团之上,闭上双眼,将心神缓缓沉入玉简之中。
刹那间,一股清凉的意念如溪流般涌入脑海,伴随着无数玄奥繁复的符文,以及清晰无比的灵力运转路线图,在她识海中徐徐展开。《冰心剑典》不愧是藏剑峰的真传心法,其核心并非追求剑招的凌厉与攻击力的极致,而是着重于“心若冰清,天塌不惊”的剑道意境。讲究以静制动,以心御剑,剑出之时,需如冰封千里般冷静,每一招每一式都精准狠厉,不带半分多余的情绪。
开篇第一重,便是淬炼“剑心”的法门。要求修炼者摒除所有杂念,使心神如万年寒潭般澄澈,如冰镜般映照万物,却又不染丝毫尘埃。
林小满依循法门,尝试运转体内灵力。可刚一催动,便察觉到了不对劲。她的灵力在经历了七曜之力的浸润,又经上次破而后立的冲击后,早已褪去了最初的生涩,变得中正平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包容性,隐隐与七曜那堂皇正大、却又暗藏星辉之变的特质相合。而《冰心剑典》则更偏向水、冰属性,追求的是极致的冷静与控制,灵力运转之间带着几分刚硬的凛冽。
两者如同水火,虽非完全相悖,却始终隔着一层无形的壁垒。她能清晰理解心法中的奥义,却难以让自身灵力与之完美契合,更无法真正沉浸到那种“冰心澄澈”的境界中。每一次灵力流转,都像是在强行扭转水流的方向,滞涩无比。
“看来,这《冰心剑典》并非完全适合我……”林小满睁开眼,放下手中的玉简,脸上虽有几分遗憾,眼底却并无气馁。剑道万千,条条大路通罗马,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云弈师尊将此典赐给她,或许并非让她照搬照练,而是希望她能借鉴其中“炼心”的法门,打磨自己的剑道心境。
想通这一点,林小满心中豁然开朗。她拿起另一枚记载着云弈修炼心得的玉简,这枚玉简的灵力波动更为醇厚,显然是师尊耗费了不少心血凝练而成。沉入心神后,她发现其中内容远比想象中庞杂——既有对《冰心剑典》的深入剖析,补充了许多心法中未曾明说的细节与关窍;更有云弈自身对剑道的种种理解与感悟,小到基础的灵力凝练技巧、剑招的发力法门,大到应对不同属性对手的战术策略,甚至包括剑修修炼途中常见的瓶颈与突破之法,都讲解得详尽而精辟。
这些心得,如同一位先行者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为后人铺就的一条坦途,又像是一张精准的地图,为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许多她之前仅凭七曜的只言片语,再加上自身摸索得出的模糊概念,在云弈系统而深刻的阐述下,瞬间变得清晰透彻,如同拨云见日一般。
“原来灵力并非越狂暴越好,凝练与控制才是王道,如同将水流汇入细管,方能穿透坚石……”
“剑招是死的,剑意是活的。拘泥于招式的形式,便落了下乘,唯有让剑意与心神合一,方能随心所欲……”
“与人对敌,先发制人固然可取,却不如先观其势、察其意,找准破绽后发先至,方能一招制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