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我,接生婆,掌中宫尺 > 第16章 胎心跳在竹管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许景仁负手立于廊下,黑袍猎猎,眉峰冷峻如刀削。

他听得动静,只冷笑一声,拂袖入内,声音如铁:“此乃回光返照,气血逆行所致,不足为奇。胎已死十月,岂能复生?不过是产妇临绝前的抽搐罢了。”

他说得笃定,语气里满是不屑与轻蔑。

在他眼中,沈知微不过是个借宫中势力狐假虎威的狂妄女子,竟敢以一根竹管挑战千年医道正统,简直荒谬至极。

他早已命人备好剖腹利刃、止血炭灰、镇魂符纸——今日,他要当众揭穿她的谎言,让她身败名裂,永无翻身之日。

可就在此时,产房内传来稳婆一声惊呼:“头出来了!是顺位!头出来了!”

许景仁瞳孔骤缩。

紧接着,一阵清亮啼哭冲破窗纸,如裂云而出的晨钟,响彻庭院。

那哭声有力、绵长、毫无滞涩,分明是足月健儿初临人世的呐喊。

全府沸腾。

婢仆奔走相告,喜报飞传街巷。

张家老夫人跌跪佛前,老泪纵横:“活的……真是活的啊!”

而许景仁僵立原地,脸色由青转白,由白转灰,仿佛被一记无形重锤击中心脉。

他盯着那被稳婆抱出的红润男婴,眼底翻涌着不可置信与滔天怒意——这不该发生!

脉象明明已绝,滑数全无,脐息断绝十个月,怎可能还有生机?

“你……你用了什么邪术?”他猛地转向刚从产房走出的沈知微,声音嘶哑,“不可能!绝不可能仅凭听诊就能断生死!你定是提前知晓,设局欺世!”

沈知微未答。

她只是静静站在廊下,指尖还残留着羊水的微凉,衣袖沾染了血渍,却挺直脊背,目光如刃。

她低头看着手中那支竹管——原本粗糙的内壁已被汗水浸润得发亮,牛皮蒙面微微松脱,可正是这支被众人嗤笑的“破竹管”,听到了十八至二十次每息的胎心律动,听见了一个生命不肯放弃的挣扎。

小满扑上来,眼中含泪:“师父!他们都说你是神仙附体!连东厂番子都来问话了!”

沈知微轻轻摇头,嗓音低却坚定:“不是神迹,是方法。”

她抬眼望向远处宫阙,那一片沉睡的朱墙碧瓦之下,权力如蛛网密布,而她,已用一支竹管,撬动了第一根丝线。

“从今往后,”她一字一顿,似立誓,亦似宣告,“我不再让女人靠运气生孩子。”

当夜,紫禁城西华门悄然开启。

一名黑衣番子踏雾而来,捧匣入内,步履无声。

匣中非金非玉,唯有一支包裹严实的竹管,两端覆以薄皮,旁附一信,字迹锋利如刀:

“尚药局协理沈氏,以奇器验胎,声达天听。三月内,民间已有七例‘死胎’因之得保,其中张家子最为惊人。此女不用汤药,不施银针,仅凭耳力辨生死,恐涉左道,然功效确凿,宜召问。”

信末无署名,唯有半枚暗纹火漆印——阴鸷如鹰,冷厉如霜。

次日晨钟未响,慈宁宫深处已有宫人疾步穿梭。

一道密旨悄然下发六尚局:

“召沈知微三日后入慈宁宫问话。”

与此同时,东厂角楼隐于云影之间。

谢玄立于檐下,黑氅垂地,指尖缓缓摩挲着一块残片——那是昨夜从张家带回的听筒牛皮蒙面。

他眸光幽深,映着天边将明未明的微光,忽而低笑一声,声音轻得几乎融进风里:

“她不用刀,也能杀人无形。”

而此刻,沈知微独坐灯下。

案前摊开的并非礼服冠带,而是数十支长短不一的竹管。

她执小锉细细打磨内壁,又取新煮羊肠膜小心绷紧两端,试音三次,眉头微蹙。

小满捧茶进来,见状忧心忡忡:“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