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深了,营地的喧嚣渐渐平息,只剩下篝火燃烧的噼啪声和远处巡夜人轻微的脚步声。

主家那辆最宽敞、却也最显旧陋的马车里,林氏借着固定在车壁上一盏小油灯的光,正仔细地将一块厚实柔软的毛毯盖在已经熟睡的萧远山腿上。

马车角落里堆放着不少东西——几个鼓鼓囊囊的水囊,几包用油纸包好的、看不出具体是什么但很顶饿的干粮,甚至还有一小筐新鲜水灵的果子,在这寒冬腊月的流放路上显得格外珍贵。

萧远山并未真的睡着,他靠着车壁,看着老妻忙碌,忽然低声开口:“今日……又是多亏了珩哥儿和他媳妇。”

林氏动作一顿,叹了口气,在他身边坐下,拉过另一条毯子盖住彼此的腿脚:“谁说不是呢。那么险的山峡,那么多埋伏的贼人……我这心到现在还怦怦跳。”

她拍了拍胸口,随即又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庆幸和后怕,“要不是晚晴那孩子机灵,不知从哪里捣鼓出那些吓破人胆的动静,又弄来这些吃食……咱们这把老骨头,怕是真要交代在落鹰峡了。”

萧远山目光扫过车里这些远超“流放犯”该有的用度,沉默了片刻。

他一生戎马,位极人臣,最后落得这般境地,本是心灰意冷。

可这一路行来,看着儿子和儿媳一次次化解危机,甚至还能让他们这两个老家伙吃饱穿暖,不受太多苦楚,他那颗死寂的心,竟也慢慢活泛了几分。

“珩儿有眼光。”萧远山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这个媳妇,娶得好。不像寻常闺阁女子,遇事不慌,有勇有谋,心里还装着自家人。”

他顿了顿,补充道,“就是……手段偶尔跳脱了些。”

想起那鬼哭狼嚎的动静,老爷子嘴角似乎抽动了一下。

林氏闻言,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意:“跳脱些才好!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讲那些虚礼?能活着,能让咱们一家子全须全尾地走到寒渊州,才是顶顶要紧的!我是越看晚晴越喜欢,比京城那些只会吟风弄月、遇事就哭哭啼啼的贵女强多了!”

她现在是彻底想开了,什么规矩体统,都没命重要。儿媳妇能干又孝顺,这就是最大的福气。

“嗯。”萧远山闭上眼,语气彻底放松下来,“以后家里的事,就让他们小两口拿主意吧。我们……跟着走就是了。”

老两口不再说话,马车里只剩下平稳的呼吸声。

外面是刺骨的寒风和未知的险途,车里却因为那些“来路不明”的物资和彼此依靠的暖意,生出几分安宁静好。

另一辆稍小些、更拥挤的马车上,祝姨娘和郭姨娘也还没睡。

几个年幼的孩子已经挤在一起睡着了,身上盖着暖和的棉被。祝姨娘就着微弱的光亮,正小心翼翼地将几块用漂亮糖纸包着的糖果和几块小巧精致的点心收进一个铁皮盒子里藏好,这是苏晚晴悄悄塞给她,让她留着给孩子甜甜嘴的。

“真是没想到……”祝姨娘轻声对一旁的郭姨娘感慨,声音里充满了感激,“这一路能这么……这么安稳。”

她原本以为流放路上必定是饥寒交迫,朝不保夕,搁在别的流放队伍,她们这些妾室和庶子庶女,恐怕是最先被舍弃的。

可现实却是,他们不仅没饿着冻着,甚至偶尔还能有点零嘴儿。

郭姨娘正拿着一块细棉布,蘸了点儿温水,给睡梦中小女儿有些干裂的小手轻轻擦拭。她闻言抬头,冷艳的脸上也柔和了几分:“是啊,多亏了少夫人。她是有大本事的人。”

她曾是女武官,眼光更毒辣些,早就看出苏晚晴绝非常人,那些“缴获”也处处透着蹊跷,但她聪明地从不追问。

受益的是她和她的孩子,这就够了。

“可不是嘛!”祝姨娘压低声音,语气热切,“你看这些吃的用的,哪像是流放路上能有的?定是少夫人想了不知什么法子弄来的。对孩子们也细心,瞧瞧,哥儿昨晚咳了两声,今儿她就给了这小瓶蜂蜜,让兑水喝,果然就不咳了。”

郭姨娘点点头,将女儿的小手塞回被窝,仔细掖好被角:“少爷信任她,咱们就更该安分守己,带着孩子老老实实跟着。有他们在,咱们才有活路,有好日子过。”

“我懂,我懂。”祝姨娘连连点头,宝贝似的收好那个铁皮盒子,“我现在就盼着,能平平安安走到地方。有少爷和少夫人在,我心里就踏实。”

两人相视一笑,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庆幸和希望。

马车外寒风依旧,车内却因为那些细微的关怀和充足的物资,弥漫着一种难得的安宁与温暖。

这份安稳,是那个看似跳脱不羁、却总能创造出奇迹的苏晚晴带来的。

这份感激和信赖,已然在她们心中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