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 > 第134章 泡出来的真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日验券”四个大字,如四道惊雷,炸响在清晨湿漉漉的上海街头。

告示刚贴出,云记茶舍门前便迅速聚拢起人群。

有攥着假券、一夜未眠的穷苦百姓,有闻风而来看热闹的街坊邻里,更有几张熟悉的面孔——那些平日里在茶楼高谈阔论、对云记颇有微词的商行管事,此刻都混在人群中,眼神闪烁,交头接耳。

阿篾指挥着伙计,动作麻利地在茶舍前坪的空地上支起了三口锃亮的大铜锅。

锅下是新劈的木柴,火舌舔舐着锅底,锅里的清水很快便冒起了丝丝热气。

一口锅的火烧得极旺,水汽翻腾;另外两口锅则文火慢炖,只保持着温热。

“搞什么名堂?煮茶水吗?”

“验券?怎么验?难道还能看出花来?”

人群中议论纷纷,疑虑与好奇交织。

谢云亭一身素色长衫,从茶舍内缓缓走出。

他一夜未眠,眼底布满血丝,但脊背挺得笔直,神情不见丝毫慌乱,反而透着一种胸有成竹的沉静。

他先是对着围观的百姓深深一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诸位乡亲父老,我谢云亭在此立誓,今日,定要让这真伪黑白,大白于天下!”

说罢,他从一个伙计手中接过一叠厚厚的纸券——正是昨日登记时收上来的假券。

他随手抽出一张,高高举起,让所有人都看清楚那粗糙的纸质和模糊的印章。

“这张,便是害得张家阿婆欲哭无泪的‘金券’!”他声调陡然拔高,接着,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将那张假券猛地投入了那口水汽翻腾的沸水锅中!

“嘶——”人群发出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纸遇沸水,岂有不烂之理?

然而,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那纸券在沸水中上下翻滚,却韧性十足,丝毫没有化开的迹象。

伙计用长竹筷将其夹起,纸面虽已湿透,却依旧完好无损,上面的字迹和印章只是颜色变深了一些。

“诸位请看,”谢云亭指向那张湿漉漉的纸,“此券不怕烫,为何?因为它只是寻常的草浆竹浆纸,为了经久耐用,奸商在里面混入了海藻一类的胶质,让它变得皮实。它就是一张死纸!”

他话锋一转,从怀中慎重地取出一张崭新的、印制精美的真券,纸质细腻,散发着淡淡的棉麻清香。

“而这张,是我云记真正的金券。”

他没有将真券投入沸水,而是走到了旁边那口温水锅前。

他小心翼翼地将真券平放入水,水温不烫,恰如泡茶的头道水。

奇迹,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诞生。

那张真券浸入温汤的瞬间,仿佛被注入了生命。

原本素白的纸张内层,竟缓缓浮现出无数细如发丝的红色纹路,这些纹路迅速舒展开来,交织成一幅奇特的图案——那形态,赫然是一片片舒展开来的茶芽!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茶芽图案的中央,一个清晰的编号“壹零零壹”也随之缓缓显现。

“哗——”人群彻底沸腾了!

“神了!神了!真的会开花!”

“我的天,假的不怕烫,真的会显影!”

“快看!那红纹的样子,跟云记‘兰雪’茶饼上的火漆印一模一样!”一个眼尖的茶客失声惊呼。

苏晚晴适时地带着女子制茶班的学员们走了出来。

她们人手一叠刚刚印好的《金券识别图解》,发给围观的百姓。

“乡亲们,都看仔细了!”苏晚晴清脆的声音压过了嘈杂,“谢先生在造纸时,就将碾成细末的头采‘兰雪’茶粉混入了纸浆内层。这茶粉遇热则显,所以真券就像茶叶一样,遇水会‘开花’!而假券,就是一张死纸,你泡它三天三夜,它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图解上用最简单的图画和文字,对比了真假券的差异。

一个刚学会认字的妇人指着图画,恍然大悟地对身边的人解释着,一传十,十传百。

人群中,一位留着山羊胡、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正是沪上小有名气的“金笔张”。

他一边飞速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录,一边喃喃自语:“妙啊……这哪里是防伪,这是将茶的魂魄烙进了纸里!此乃茶魂烙印!”

就在茶舍门前舆论彻底逆转之时,数十里外的浦东,一片荒芜的芦苇荡深处,阿篾带着几个精壮的伙计,猛地踹开了一间隐蔽作坊的破木门。

一股刺鼻的霉味和化学药剂味扑面而来。

作坊内,一个身材佝偻、满脸惊恐的中年男人正颤抖着双手,将一撮绿色的粉末往浑浊的纸浆里掺。

他便是“海藻陈”。

作坊的角落里,一个瘦弱的盲女蜷缩着,怀里死死抱着一个缝着铃铛的布偶,听到破门声,吓得浑身一颤。

“别……别抓我!”海藻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是他们!是他们抓了我妹妹!他们说,要是我不做这假纸,就把我妹妹扔到黄浦江里喂鱼……我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只让我往纸浆里加一种叫‘海苔粉’的东西,让纸变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