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在大唐苟活 > 第150章 由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魏征的话,这下算是在朝堂上彻底炸开了锅。

听到这个名字,大殿上有一大半的人都是脸色一变。文安看了看那些大佬的脸色,虽然不知道这大乘教是什么组织,但也知道不简单。

果然,房玄龄开口道:“大乘教,大乘教,哼,前朝余孽!”

“老夫记得,该教源出北魏,借弥勒信仰之名,行聚众谋逆之实,前朝便屡次剿灭,不想如今竟又滋生蔓延!”

“京兆府掌管京城治安,金吾卫负责巡警京师,对此竟然一无所知,确实有失职之嫌。”房玄龄的话倒是没有魏征那么激烈。

听到这里,文安也终于知道这“大乘教”的由来。

乃是糅合了佛教某些末流之说与民间巫术,编造出一套骇人听闻的教义,核心便是利用天灾和人心的恐惧,行敛财和残害孩童之实。

在魏征话音落下时,整个太极殿内,瞬间一片死寂,落针可闻。随后等房玄龄的话说完,大殿“轰”的一声,如同冷水滴入滚油,百官顿时哗然!

窃窃私语声、惊呼声、怒骂声交织在一起。

拐卖孩童本就触及底线,更何况是如此邪异残忍的方式!利用父母对天灾的恐惧,诱使其亲手献出孩子?这简直闻所未闻,丧尽天良!

御座之上,李世民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去,最终化为一片铁青。他放在御案上的手,缓缓握成了拳头。

贞观朝立国未久,历经隋末动荡,人口锐减,每一个丁口,尤其是代表着未来的孩童,都是帝国最宝贵的财富,是他李世民心心念念要恢复“户口滋殖”的根基所在!

如今,竟然有妖人敢在天子脚下,用如此恶毒的方式残害孩童?

“砰!”

李世民猛地一拳砸在御案上,震得笔架砚台齐齐一跳。

他霍然起身,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声音如同从冰窖中捞出来,带着压抑到极致的暴怒:

“好!好一个‘大乘教’!好一群妖孽!”

他目光如利箭,瞬间射向京兆府和金吾卫官员所在的方位:“京兆府!金吾卫!尔等是干什么吃的!”

“长安城,朕之脚下,发生此等骇人听闻、人神共愤之事,数十孩童下落不明,尔等竟无一纸奏报!是觉得朕可欺,还是觉得这大唐的律法,斩不得尔等的狗头?!”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虽未至此,但那磅礴的帝王威压,已如同实质般笼罩了整个太极殿。方才还窃窃私语的百官,瞬间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文安更是吓得一缩脖子,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一团,藏在前面官员的身影里。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李世民发如此大的火。

那股凛冽的杀意和威严,比他面对任何世家阴谋时感受到的压力都要恐怖十倍、百倍!就连站在最前方的李靖、长孙无忌等人,此刻也都是躬身垂首,面色凝重,不敢有丝毫异动。

等李世民的话说完,京兆府少尹孙伏伽、金吾卫左大将军李靖(兼领)、右大将军长孙无忌(遥领,实际事务由下属负责)三人立刻出列,跪倒在地。

(注:本书设定此时京兆尹由太子李承乾遥领,历史上,李世民曾经担任此职,不过此时因李承乾年纪尚小,以少尹孙伏伽主事,其实历史上孙伏伽没担任过该官职,为在下设定;而金吾卫大将军设置可能略有调整,此处为情节需要。望道友们知晓。)

孙伏伽脸色惨白,额头冷汗涔涔,伏地道:“臣失察,酿此大祸,罪该万死!请陛下息怒,容臣等戴罪立功,必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铲除妖邪,解救孩童!”

李靖和长孙无忌也同时请罪:“臣等御下不严,巡警不力,甘受陛下责罚!”

李世民看着跪在地上的三人,胸口剧烈起伏了几下,强行压下翻腾的怒火,他知道此刻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找到孩子、铲除邪教才是第一要务。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声音冰冷如铁:

“朕给你们五天!五天之内,京兆府联合金吾卫,给朕把这劳什子‘大乘教’连根拔起!所有涉案妖人,一律缉拿,从严惩处!”

“那些失踪的孩童,生要见人,死……也要给朕找到尸首!”

“若五日之内未能破案……”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三人,虽未说完,但那其中的意味,让孙伏伽等人瞬间如坠冰窟。

“臣等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三人齐声应道,声音带着颤音。

大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只有李世民粗重的呼吸声隐约可闻。

所有人都能预感到,长安城,即将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对待这种践踏人伦底线、动摇统治根基的邪教,朝廷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手软。

文安低着头,心里却没有什么波澜,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在他看来,无论什么时代,这种利用人性弱点、残害生命,尤其是孩童的邪教组织,都是社会的毒瘤,死不足惜。

他昨晚亲眼所见那诡异的场景,此刻与魏征的奏报和李世民的愤怒联系起来,一切都说得通了。他也盼着京兆府和金吾卫动作能快点,少几个孩子遭殃。

大朝会就在这压抑和肃杀的气氛中结束了。

百官依次退出太极殿,人人面色凝重,没了往日的寒暄。

文安跟着人流往外走,心里还惦记着昨晚看到的景象。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快走几步,在皇城门口追上了正准备上马的尉迟恭和程咬金几人。

“尉迟伯伯,程伯伯。”文安低声叫道。

尉迟恭和程咬金回过头,见是文安,脸色稍缓。程咬金道:“文小子,有事?”

文安便将昨晚回家途中,在兴化坊那条街道上看到的,几乎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竹笼,以及隐约听到孩童哭声的诡异景象,详细描述了一遍。

尉迟恭和程咬金闻言,脸色顿时一变。程咬金骂道:“直娘贼!果然是真的!这帮杀千刀的妖人!”

尉迟恭更是眼中精光一闪,立刻道:“走!去找孙伏伽和李药师(李靖)!文小子,你跟我们一起去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