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怀安自回到京城后,一直在考虑大宇的事。
现在天上只有大梁、荆楚和大宇呈三足鼎立之势,而荆楚国地面积相对较少,再加上其皇位更迭,完全不足于和其它两国抗衡。
只要拿下了大宇,天下就以大梁为尊了。
但要拿下大宇,只能从内部攻破,现在大宇的昌王完全可以利用,本来想稳住他们两年,等深水船坞建好后,就可以行动了。
可是现在大宇内部变动无法掌控,如果昌王一旦出事,要想从内部攻破,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申怀安思来想去,只能先派人助昌王赵宣素在东海站稳脚跟。
再说他早就想灭了东瀛,在他未穿越之前,就知道了东瀛的残暴,比匈奴要残忍多了。
在那个年代没能完成的事,现在穿越到大梁了,能一举灭掉东瀛也算是报仇了。
申怀安思来想去下了决心,想进宫面见陛下,亲自带人前去大宇,先助昌王在东海立住根基,然后徐徐图之。
可皇上却避而不见,从飞鱼卫传来的消息来看,大皇子回了京城,皇上此时应该是在准备册封太子了。
过了几日,当申怀安正在长公主府和长公主卿卿我我时,得到消息说皇上旨意,要求申怀安次日一早参与早朝,不得有误。
此时娇喘的长公主正坐在申怀安身上,用力的来回摆动着。
当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感到一股热流注入体内,这才软软的躺在申怀安身上。
申怀安抚摸着长公主的后背道:“陛下这几天一直不召见臣,应该是龚少文从中作梗,我和他终于要正面硬刚了。”
长公主道:“陛下想要册封太子,满臣文武中,只有龚少文和几位皇子没有关系,所以陛下肯定会先听他的意见。
你、上官仁远,还有安国公多多少少和皇子都有牵连,陛下不得不慎重。”
申怀安道:“可是臣是冤枉的啊,我和皇子根本没啥关系好不好?”
长公主道:“你别忘了,六皇子景良虽然年幼,可其母静妃可是上官仁远的妹妹。
大梁谁不知道你和上官仁远及上官慕晴的关系,再说这一年来你虽然表现不想为官,可你太过冒进和强势。
满臣文武谁敢与你抗衡,现在龚少文起来了,难免会蛊惑陛下疏远你。”
申怀安道:“按理说册立太子应该是皇上和宗室商议,特别是长公主您的意见尤为重要,为何陛下偏听信于龚少文?”
长公主道:“陛下能与前太子辰王争位,并站稳根基,不是你我能揣测的。
申怀安,你不要以为你能懂陛下的心思,信不信明天早朝,陛下的旨意肯定会超出你的想像。”
申怀安听到这里不再言语,这一年多他一直在外,留在京城的时间并不多。
长公主能如此说,她肯定比申怀安更加了解陛下。
过了一会,当申怀安问起长公主这几天有没有什么变化时。
长公主兴奋道:“申怀安,说来真是神奇,自你回京城后,这几天本宫不仅觉得身体舒适了许多,而且皮肤也好了很多。
特别是本宫甚至还能感受到外面的声音,连宛儿那么轻的脚步,她进门前,本宫都能感觉到。”
申怀安道:“那就对了,我只是验证自己的猜测。”
申怀安也觉得此事很不可思议,看来只能去灵虚道观找到真相了。
长公主道:“申怀安,真是因为你我在一起的原因吗,本宫怎么觉得有些不信。
要不你和宛儿也试试,看她有没有什么变化。”
申怀安道:“长公主,你就饶了我吧,这算什么事啊,再说你让宛儿以后如何跟在你身边?”
长公主道:“那有什么,申怀安,你是万人敬仰的才子,又是大梁的英雄,本宫老了,你这么年轻能不嫌弃本宫,本宫就心满意足了。
你还有自己的生活,本宫虽然自私,但也不能因此误了你的幸福,还有慕晴和宛儿,他们后半年也得有个依靠。”
申怀安听后,捧着长公主的脸深情道:“殿下你真好,此生我申怀安能遇见是,将不白来世间一回。”
申怀安说完翻身轻轻的吻了下去。
长公主娇羞道:“你啊,真是头饿狼,怎么都喂不饱,嗯……呵呵,好痒,啊……你别咬啊!”
……
今天的早朝人到的很齐,除了安国公、申怀安,还有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
就连韩镇北、宣武军主将龚坚、南境守将韩文轩、东境守将荀无常也都被召回,参与了早朝。
更让申怀安觉得奇怪的是长公主今天也破例来了,她是代表皇室宗亲来的。
看来诸事已定,大梁的朝局从今天起就又是一番景象了。
早朝上,皇上先是问了大皇子巴蜀的情况,又问了龚坚潼州和西域的情况,然后让丁升宣旨。
旨意的大致是:封三皇子景伦为太子,入主东宫,参与朝政,择日行册封之礼。
封大皇子景皓为雍亲王,封地潼州,总理潼州和西域要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