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满身杀伐之气的枭雄,对这些不畏惧,但也不想接触这些玩意儿。

好在刘晓希只是好奇好奇,这类事故车,光是隔着屏幕都能吓得她够呛。

好奇两秒,就赶紧点开下一个视频。

新视频,博主来到一个草原上玩,正好遇到一群水牛在悠闲吃草。

博主正感慨这大美风光,还用镜头记下这一幕。

突然,有一头水牛朝着博主过来,还‘礼貌’的鞠了一个躬。

一看水牛这么讲礼貌,博主连忙礼貌回应,“你好啊。”

结果没想到说完这话后,周围吃草的牛都不吃草了,全部朝着博主身边围过来。

其中,一头水牛还直勾勾的盯着博主,并将头靠近。

不解的博主将这事发在网上求助,有看懂了的热心网友回复道:

牛妈妈一开始看到一个可疑生物靠近,为了保护孩子就表示了警告,结果谁知道这个两脚兽没有离开不说,也做了一个警告手势。

牛妈妈懵了,周围的牛群也围了上来警告两脚兽。

结果博主没看懂,也没离开,所以牛群中的警察来了,打量了下这个两脚兽没什么威胁性,感觉还疯疯癫癫的,所以牛警察才礼貌的赶你走。

看懂什么情况的各朝人士,也没想到真相竟然这般的离奇。

大部分人一开始看视频也没看懂,因为不是家家都有牛,也不是谁都了解牛的习性。

很多人又打量了一番视频里的牛群,发出惊叹。

“这小子运气真好,要是被牛拱了,那有他好受的。”

“水牛的脾气还算温顺,不招惹它们一般不会攻击人。”

......

【牛:坏了,碰上个脑子有问题的】

祖辈们一看这条评论,差点笑抽了。

连朝堂上严肃的气氛都冲散了。

朱厚照笑得直拍桌子,“哈哈哈,原来牛是这样想的啊,朕都想养一头牛了。”

王公大臣们:?

【牛:你在说什么?我要揍你你知道不?】

很多大家闺秀、贵妇人们笑靥如花。

郑旦捂着嘴乐,“没想到牛这么有礼貌。”

一旁的西施不慌不忙的织着布,“后世人说话也有意思,普通的场面经过这么一说,瞬间好玩了。”

【还得是水牛,如果博主碰上了牦牛,那应该原地旋转起飞了】

看着刘晓希搜索出来的牦牛图片,这大体格子,老祖宗们心想,这可不得原地起飞吗?

就那又大又尖锐的角,给你一下子都受不了。

各朝孩子们好奇的看着图片中的牛。

“哇,竟然有那么大的牛!”

“肯定要吃很多草。”

......

刘晓希乐完了,也给祖辈们科普了下,“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比较耐寒,经常是十多头或上百头成群行动,我也没亲眼看到过。”

听了这番话,很多将士们也在考虑,这牦牛能不能当成坐骑,至少战时可以作为劳动力,运送运送物资什么的。

不过这也就想想,万一驯服不了,那也没用。

欣赏了会儿牦牛,刘晓希就点开了下个视频。

视频里,

一位老师在给孩子们做实验。

她带着学生们来到一处阳台上,阳台上长满了苔藓,黄褐色的,看起来都枯死了。

各朝人士不明白这是要做什么。

很多人看来看去,也没看出这苔藓有什么特别之处。

即便如此,夫子们也让学生们安静下来,好好看看。

很快,祖辈们就看到视频中的老师将手里的水倒在一处苔藓上。

老师的嘴里还说着,“都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一秒、两秒、...好几秒过去,终于,那处被浇水后的苔藓逐渐从褐色,变成了黄绿色。

仅仅就在一瞬间的功夫,苔藓活了。

这一幕看得各朝人士久久不语。

有人还在震惊,也有人恍然。

有农妇一拍额头,“哎呀,咱家牛棚旁边不是长了些苔藓吗?只是之前看到了,也没在意。”

说着她就小跑着到牛圈旁,“看看,这是这玩意儿。”

不曾见过的大家闺秀一头雾水,“苔藓竟然还能活过来,难道都不会死的吗?”

也有行动派急急忙忙的表示,“我也去试试,看看是不是真的这样...”

还有一部分人,从这个视频中,看到了视频要告诉大家的东西,那就是韧性。

孔子也借此告诉弟子们说,“连苔藓这么不起眼的东西,都如此有韧性,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要顽强,积蓄自己的实力,等着一场甘霖降落。”

一些情感丰富的诗人,还吟起诗来。

刘晓希不知道这些事,倒是点开了评论区。

【苔痕上阶绿,所以刘禹锡是汗脚(思考)】

各朝人士同情了一把刘禹锡,但一点没有收敛笑容的意思。

正在感慨苔藓生命力顽强的刘禹锡,差点没从榻上跳起了。

“胡说,我可不是汗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