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老陈执法的铁面无私,红姑在战殿的所作所为,则更侧重于“授业”与“凝聚”。
战殿专属的巨型演武场上,数百名被选拔出来的核心弟子,正分成数十个小队,演练着简化版的“三元战阵”。一时间,场上元气涌动,光华闪烁,喝声不断。然而,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许多战阵的运转并不流畅,不同属性弟子之间的配合颇为生涩,甚至时有能量冲突、阵型散乱的情况发生。
红姑一身紧身红衣,立于演武场边缘的高台之上,凤目含威,扫视着下方。她并未出声呵斥,而是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战阵的细微之处。
突然,她身影一晃,如同红色幻影般消失在原地,下一刻便出现在一个运转滞涩尤为明显的小队战阵之中。这个战阵由五名弟子组成,两名主修火系,攻击凌厉但后继乏力;两名主修土系,防御坚实却移动迟缓;还有一名主修水系,辅助能力尚可,但与火系弟子明显存在属性冲突,难以有效配合。
“停!”红姑清冷的声音响起。
五名弟子连忙停下,紧张地看着这位以手段凌厉着称的副殿主。
红姑没有责怪,而是走到那名试图引导水元辅助,却总被火系劲力蒸干的水系弟子面前。“你,运转‘润物诀’,目标非是直接灭火,而是包裹火劲,延缓其爆发,增其韧性。”她边说,边伸出纤指,一缕精纯却柔和的水系真元点出,如同灵蛇般缠绕上一名火系弟子挥出的拳罡。那原本暴烈灼热的拳罡,在被水系真元包裹后,并未熄灭,反而像是被套上了一层柔韧的外壳,速度稍缓,但穿透力与持久性却隐隐增强。
那水系弟子眼睛一亮,似有所悟。
红姑又转向那两名土系弟子:“你二人,防御非是一味硬扛。土性厚重,亦可承载。尝试将部分防御力量转化为‘地脉牵引’,稳固阵脚的同时,借助冰凰战阵意蕴中的‘静止’特性,迟滞对手攻势,为反击创造时机。”她屈指连弹,两道带着厚重与冰寒意境的微弱气机没入两名土系弟子体内,引导他们调整真元运转。
两名土系弟子顿感脚下仿佛与大地联系更加紧密,周身防御气墙虽未增强,却多了一种难以撼动的稳固感,甚至能隐隐影响到周遭空气的流动。
最后,她对那两名火系弟子道:“攻势虽利,需有后续。寂灭之意,并非只有终结,亦有‘燃尽’之奥义。将部分火元转化为寂灭龙元意境,不求瞬间爆发,追求持续侵蚀与破防。”
在她的亲自点拨和引导下,这五人小队再次运转战阵。这一次,情况大为改观。水火不再相冲,反而形成了奇异的互补;土系防御不再笨重,多了灵活与反制;火系攻击则变得更加难缠。虽然距离娴熟还有差距,但战阵的整体威力已然提升了三成不止!
红姑身形如电,继续穿梭于各个战阵之间。她仿佛能洞悉每一个弟子的真元特性与战阵运转的每一个薄弱环节,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并以自身高深的修为和对三元战阵的深刻理解,进行精准的引导和示范。
“气机相连,心神相通!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三元战阵的精髓在于平衡与转化!吞噬其势,寂灭其锋,冰凰固守!转化得当,威力何止倍增!”
她清冷而富有穿透力的声音,伴随着一道道精准的指风与意念引导,回荡在整个演武场上空。越来越多的战阵开始找到感觉,配合逐渐默契,爆发出的联合气势让在一旁观摩的墨渊和几位长老都暗自点头。
“红姑副殿主虽严,但这番指点,当真让人茅塞顿开啊!”一名刚被点拨过的弟子满脸兴奋地对同伴低语。
“是啊,以往修炼,哪有人会如此细致地为我们这些普通弟子调整功法、指点战阵配合?”
“跟着这样的副殿主,跟着这样的龙殿,才有奔头!”
倾囊相授,不惜心力。红姑以她的方式,将龙殿的“恩”与“威”融于一体。严格的操练是为了提升实力,应对未来的恶战;而用心的指点,则是给予弟子们实实在在的成长与希望。这种培养方式,远比单纯的利益捆绑或威严压制,更能凝聚人心,培养出真正的忠诚与归属感。
就在龙殿明面上法规推行、弟子操练如火如荼之际,影子主导的“清影计划”也在阴影中稳步推进,并且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龙殿山外围,一片负责巡逻的林地边缘。
两名穿着龙殿外门弟子服饰的修士,借着夜色掩护,正在一棵古树下进行着隐秘的交接。
“这是近期龙殿山外围阵法巡逻的轮换间隙,还有几位新晋内门弟子,尤其是那几个天赋不错的,他们的详细背景、修行弱点……”其中一人压低声音,将一枚散发着微弱灵魂波动的玉简递了过去。
另一人接过玉简,神识快速扫过,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与贪婪:“很好,主人不会忘了你的功劳。继续潜伏,重点搜集龙殿基础功法的传播情况,以及……那位凌殿主出关的任何蛛丝马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