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像一位谨慎的画家,小心地调配着这些“颜色”的比例,让它们和谐地分布在四天的画布上。计划本上,不再是冰冷的时间格子,而是用不同颜色的笔迹、简单的符号和可爱的贴纸装饰起来的、充满个人情感的假期蓝图。她写下的不仅是任务,还有心情的注脚,比如在“看电影”旁边画了一个爆米花,在“睡懒觉”旁边贴了一张打着哈欠的小猫贴纸。
规划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梳理内心、明确期待的过程。当她放下笔,审视着这本充满了色彩和巧思的假期计划时,心中涌起的不是压力,而是一种轻盈的、充满掌控感的愉悦。她知道,这只是一个理想的框架,随时可以根据心情和实际情况调整。但有了这个框架,她就不会在假期结束时,陷入“好像什么都没做”的虚无感,也不会因为过度放纵而感到疲惫。
她合上计划本,走到窗前。夕阳正在西沉,将天际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粉色,庭院里的树木轮廓在逆光中显得格外深邃。团团不知何时醒了,跳下沙发,走到她脚边,亲昵地蹭着她的腿。
“团团,”她弯腰将它抱起来,感受着它沉甸甸的温暖和呼噜声带来的震动,“我们就要有一个很棒的假期了哦。”
小家伙似懂非懂地“喵”了一声,用脑袋顶了顶她的下巴。
晚餐后,她按照计划,开始了假期前的“预热”——整理画室。将需要使用的画具检查一遍,补充消耗殆尽的颜料;把接下来几天可能用到的书籍和资料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给团团的零食柜补了货。看着再次变得井然有序的空间,她感到一种万事俱备的妥帖。
临睡前,她收到林薇发来的消息,是一张挤满了游客的景区照片,配文是:「预感假期人会超多!还是像你这样在家‘搞艺术’比较明智!」
艾雅琳笑着回复:「各有各的乐趣。我的‘艺术’里也包括了睡懒觉和吃零食呢。」
「哈哈哈,真理!那我们随时线上联机‘云休假’!」
放下手机,艾雅琳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秋虫最后的、微弱的鸣叫,内心充满了平静的期待。小长假不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被她用想象和规划,填充了具体内容、色彩和情感的、触手可及的幸福时光。她知道,当明天清晨醒来,这个由她亲手调色、精心描绘的秋日假期,就将正式展开画卷。而她,已经准备好了,去享受其中的每一笔色彩,每一种节奏。带着这份满足的期待,她沉入了安稳的睡眠,梦里,似乎已经闻到了假期里那杯手冲咖啡的浓郁香气,感受到了画笔在画布上自由挥洒的流畅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