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第六天,晨光并未因前夜的“庆典”而变得严苛,它依旧温和地、以一种近乎慈悲的姿态,透过卧室的遮光帘缝隙,将艾雅琳从深沉的睡眠中轻柔地唤醒。没有宿醉般的头痛,也没有熬夜后的萎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饱满的清醒感,仿佛身体和大脑都经过了一场彻底的、高质量的休眠,此刻正精力充沛地等待着新一天的开始。
她慵懒地在柔软的被窝里伸展开四肢,感受着肌肉舒展的舒畅,耳边是窗外鸟儿清脆依旧的鸣叫。昨夜的放纵与欢愉如同一个美好的梦境,留下的是心满意足的余韵,而非疲惫。她看了一眼身边依旧睡得天昏地暗的团团,小家伙四仰八叉的睡姿仿佛在宣告它才是这个家里最懂得享受“假期”精髓的生物。艾雅琳不由得莞尔,轻轻起身,没有打扰它的清梦。
推开窗,深秋清晨微凉的空气带着庭院里草木的清新气息涌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天空是淡淡的、如水洗过的蓝色,几缕薄云如同画家随意抹上的白色笔触。今天是个适合沉静下来、向内探索的好天气。
按照心中隐约的计划,她今天选择了一条蓝白相间的复古连衣裙。裙子是收腰A字摆的设计,领口和袖口缀着精致的白色蕾丝,蓝色的底布上印着细小的白色碎花图案,整体风格清新又带着几分文艺的典雅。她将长发编成一条松散的麻花辫垂在一侧,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优雅的脖颈线条。对镜自览,镜中的女孩气质温婉,与昨日公园里那个活泼的写生者、前夜那个任性的“夜猫子”判若两人,却同样真实地属于她。
她没有立刻准备早餐,而是先推开通往后院的玻璃门,踏入了被晨光笼罩的私人花园。露珠在草坪和植物的叶片上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那棵日本红枫在秋日里愈发红艳似火,与常绿的灌木形成鲜明的对比。她沿着石板小径缓缓散步,呼吸着带着泥土和植物清香的空气,感受着微凉的晨风拂过裙摆和面颊。这种与自己的一方天地共同苏醒的感觉,宁静而治愈,恰到好处地将她从假期的狂欢余韵中,拉回到一种平和而有序的节奏里。
散步归来,胃口也恰到好处地被唤醒。她走进明亮整洁的厨房,决定做一顿简单却充满仪式感的西式早餐。她从精致的玻璃罐里舀出自制蓝莓果酱,厚厚地涂在刚刚烤好、散发着浓郁麦香的全麦面包片上。又用平底锅慢火煎了几片培根,直到它们变得焦香酥脆。最后,她拿出几个饱满的橙子,对半切开,用小巧的手动榨汁器,亲手榨了一杯鲜橙汁,金黄色的液体在玻璃杯中荡漾,散发着阳光般鲜活的气息。
她将早餐端到餐厅靠窗的位置,阳光正好洒在白色的桌布上。坐下来,慢慢地享用。面包的酥脆、果酱的酸甜、培根的咸香、橙汁的清爽,每一种味道都清晰而美好。她一边吃,一边看着庭院里跳跃的小鸟,心情如同这晨光一般,明净而愉悦。团团不知何时也循着香味溜达了过来,跳上空着的椅子,眼巴巴地看着她,她笑着撕了一小块没有果酱的面包边递给它。
早餐后,她正式开启了今天的“居家学习”主题。首先,是语言学习时间。她拿着平板电脑和蓝牙耳机,来到了书房那张宽大舒适的单人沙发椅上。书房三面环墙的书架散发着淡淡的木质和书香,营造出绝佳的专注氛围。她点开一个语言学习APP,戴好耳机,开始了今天的法语课程。
她选择法语,并非出于学业压力,纯粹是个人兴趣,源于对法国艺术和文学的热爱。屏幕上出现优美的法文句子,耳机里传来老师清晰的发音。她跟着轻声朗读,模仿着那种独特的腔调和节奏,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重要的语法点和生词。
“La lumière du matin est si belle…”(晨光如此美丽……),她念着例句,不由得抬眼看了看窗外真实的晨光,会心一笑。
学习的过程并非总是轻松,有时会遇到复杂的语法结构,让她微微蹙眉;有时攻克了一个发音难点,又会让她露出小小的得意。这种纯粹为了兴趣而学习的感觉,没有考试的压力,只有汲取新知识的乐趣和开阔眼界的满足。一个多小时在专注的学习中悄然流逝,当她完成今日的课程和目标时,感到一种充实的成就感。
稍作休息后,她开始了今天的第二个主题——通过影视剧学习室内装修。这既是兴趣,也与她美术生的专业背景息息相关。她回到了客厅,将平板电脑连接到大屏幕电视上,打开了一个她精心整理的片单,里面全是她认为在场景设计和空间美学上极具代表性的电影和电视剧,比如韦斯·安德森充满对称美学和糖果色系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或是某些北欧剧集中那种极简、自然、充满 hygge 氛围的家居设计。
不过,她今天的观看方式与纯粹的娱乐截然不同。她手里拿着速写本和彩色笔,像一位严谨的侦探,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上的每一个室内镜头。当画面中出现一个设计精妙的客厅、一个温馨舒适的角落、或者一个别出心裁的色彩搭配时,她会立刻按下暂停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