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她为自己准备了一份比昨天稍微“隆重”一点的晚餐——一碗鸡丝香菇粥。将鸡胸肉撕成细丝,与泡发的香菇丝一起放入熬得糜烂的白粥里,最后撒上一点葱花和胡椒粉。粥品软糯咸香,暖胃又易消化,她竟然吃完了一整碗,这是几天来的第一次。
(内心暗语:能吃下东西,感觉就离康复不远了。身体的修复,终究还是需要能量支持的。)
夜幕降临,她没有再早早地上床。而是窝在沙发里,看了一部节奏舒缓、画面唯美的文艺片。咳嗽的频率明显减少了,鼻塞也好了大半,她终于可以比较顺畅地用鼻子呼吸,也能更专注地沉浸在剧情里。
当电影结束,她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宁静的、点缀着疏星的夜空。身体虽然还未完全恢复,还有些许疲惫和偶尔的咳嗽,但那种被病毒完全掌控的无力感已经消失了。她重新感受到了对自己身体和生活节奏的掌控力。
这个在病隙中缓慢度过的日子,虽然没有往日的活力和效率,却让她体验到了另一种节奏的生活——缓慢的、接纳的、注重细微感受的。她与阳光、植物、简单的食物和远方朋友的问候为伴,静静地等待着身体内部那场战争的彻底平息。
她知道,明天,或许后天,她就能彻底告别这位“不速之客”,重新焕发活力。而这段被迫慢下来的“病隙时光”,或许也会像那些被精心照料后绽放的花朵一样,在她的记忆里,留下一抹独特而温柔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