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 第601章 拳拳之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49年1月31日中午12时30分,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西直门入城,正式接管北平防务。

与此同时,20万国民党军按照协议,有序开往城外指定地点,北平迎来和平解放的时刻。

到了2月3日,盛大的入城仪式如期举行。解放军队伍从永定门出发,沿着前门大街行进,街道两旁挤满了欢呼的市民,大家举着标语、挥舞着彩旗,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北平城都沉浸在新生的喜悦里。

随后,日子渐渐安稳下来。陈阳除了照看家里人,平日里很少外出,只偶尔和娄振华碰面,敲定些物资捐献的细节——中途还让娄振华分两批给解放军捐了粮食。

日子一天天过,转眼从开春到了盛夏,很快就到了8月底。8月底的一个晚上,陈阳先去了娄振华准备好的仓库,把之前买下的飞机从空间取出,全部归置妥当:5架P-38“闪电”战斗机、5架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5架C-47运输机,还有10架PT-19教练机,每一架都按机型停放仓库里。

当晚,他又匆匆赶往娄振华家,两人关起门来商议了大半宿,最终定下9月1日这天,由娄振华以自己的名义,把这批飞机捐给解放军。

9月1号深夜,陈阳再次来到娄家,和娄振华在书房坐定。娄振华刚要开口讲白天捐飞机的经过,就被陈阳抬手打断:“娄大哥,这事你不用跟我说,我也不想听,只要过程顺利就好。”娄振华愣了愣,随即点头应下。

陈阳话锋一转,神色变得郑重:“娄大哥,接下来这一年多时间,我想让你出面办件事——你从国外或者南方采买一批物资,被服、药品、战场食品都要,囤在之前的仓库里。”

娄振华满脸不解地看向他,陈阳却没多解释,只说:“具体缘由我没法跟你细说,你只要知道,这批东西最后都会捐给国家。所有物资按最好的标准买,质量一定要严把关。”说着,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汇票,递了过去,“这些当采买资金,这事就全交给你了。”

见陈阳态度坚决,娄振华虽有疑惑,还是接过汇票应下:“行,这事我来办,你放心。”陈阳点点头,没再多留,起身告辞离开。

1949年10月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陈阳就带着羊角大娘、韩志伟、刘岚、刘春梅、李秀莲,还有盼盼、小宁、大丫二丫、小平安几个孩子,挤在往天安门广场去的人群里。街上满是举着红旗的人,笑声、欢呼声裹着秋风飘得很远,孩子们攥着小旗子,眼睛亮晶晶地往前凑。

等赶到广场时,这里早已人山人海。陈阳把小平安抱到肩头,让孩子们能看清前方的城楼。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一阵响亮的礼炮声响起,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城楼上那道熟悉的身影出现时,广场上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天空。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声音透过广播传遍广场,当“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宣告落在每个人耳中,陈阳只觉得眼眶发热,心里像有团火在烧。身边的羊角大娘紧紧拉了拉他的衣角,声音带着颤:“阳啊,以后好日子真要来了。”

陈阳用力点头,看着广场上挥舞的红旗、欢呼的人群,轻声说:“是啊,大娘,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时光匆匆,转眼就到了1950年6月,北平城里开始了成分划分工作。

陈阳家的划分很顺利:陈阳、韩志伟和刘岚常年在轧钢厂上班,手里攥着稳定的工人证,直接划成了工人成分;羊角大娘跟着陈阳生活,没有独立职业,按“工人家属”算,归到普通市民里;秀秀还在上学,日常跟着羊角大娘,自然也按家属归类。

刘春梅(刘大嫂)和李秀莲(李大嫂)两家,平时自己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没有固定产业也不雇工,最终划成了城市贫民;她们的孩子——盼盼、小宁、大丫、二丫,还有韩志伟的儿子小平安,年纪都小,要么在上学要么待在家里,全按父母的成分归为家属,跟着大人一起登记在册。

登记那天,街道办的人拿着表格逐一核对,见陈阳家成分清晰、邻里间也没异议,很快就填完了表,笑着说:“都是踏实过日子的人家,成分清楚,往后好好生活就行。”陈阳点点头,看着手里的登记表,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第二天早饭过后,陈阳、韩志伟和刘岚一起往娄氏轧钢厂去。韩志伟熟门熟路往保卫科走,他还守着保卫科队长的岗位,手里攥着钥匙,脚步轻快;刘兰则拐向财务室,帆布包里装着账本,走得稳当;陈阳径直去了厂办——如今他是厂长助理,办公室就挨着娄振华的屋子。

刚坐下整理好当天的生产报表,门外就传来娄振华的脚步声。陈阳起身迎上去,两人在沙发上坐定,娄振华先开了口,语气里带着点庆幸:“成分划分的结果下来了,我和你嫂子划成资本家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