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江的水,出奇的蓝,应着一对俊男美女,如果天下不是姓季,这二人可能就此私奔,胡中跟冰花儿走了,说起来这也是趟美差,一对苦命鸳鸯的游山玩水。可王不充就不太爽了,皇上不知何故,居然提起科举选才一事,这不得不让他考虑到一些问题,毕竟自己经营多年,不能让别人插手此事。
“人都到了吗?”王不充从后堂走出来问管家。
“老爷,按老爷的吩咐,礼部尚书吴大人,礼部侍郎王大人都在外面候着呢。”
“好,叫他们进来吧。”王不充一身便装,在这别院,他很少穿官服,这里更像是他自己的世界,无论是官是私。
“下官吴司参见宰辅。”
“下关王夏参见宰辅。”二人进屋跟王不充行礼。
“自己人,跟到家里一样,无需多礼,快做,快做,马良……”王不充热情的招呼二人。
“老爷”管家在门外走进来道。
“快去看茶,把前几日产那新茶给二位大人尝尝,再包上些。”王不充吩咐着管家道。
“是,老爷。”管家转身出去,不一会,茶就端上来了,每个人还有一个小礼盒。
“多谢宰辅。”二人看着这小礼盒,虽说是茶叶,但是包装甚为精致,在这宰辅别院,还能讨到些赏的人,都不简单,不是宰辅亲信心腹,就是有事要发生。
“今日找二位来,老夫也就直说了,昨日的事情,二位听说了吗?”王不充显然对于这两个人出奇的信任,根本没有任何的铺垫,直入主题,有时候什么都没有,更让人接受不了,毕竟有些东西还是需要酝酿一下的。
“宰辅,恕我俩愚钝,不知宰辅所为何事。”吴司看看王夏,王夏看看吴司,王夏摇摇头,吴司点点头,这二人确实不知道王不充说的什么。
“昨日,皇上刚刚回朝,就召见老夫,除去一些琐事外,特别提起了科举人才之事。”王不充看着这两个一问三不知的说道。
“噢?科举?”吴司有些疑问,又看了看王夏,这回轮到王夏点头了。
“对,科举。”王不充补充道。
“宰辅,这科举沿用旧制,一直都是照本宣科的,不知什么事情让圣上想到此事?”吴司赶紧问问什么事,既然王夏已经点头了,那说明一切都是合规合法的,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毕竟有些东西自己也是亲自接手的。
“嗯,圣上最近南巡,提拔了一个河道,一个盐道,还有之前的胡中,这些都不是科举佼佼者,圣上用着很顺手,提倡不拘一格降人才。”王不充说完,看着二人。
“这……”王夏其实不想说话,但是要一句不说也不好,总要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
“王大人?”吴司也不想接这个茬,但是必须有人接,那一定是王夏,一旦出什么事情,自己还能挡一下,王夏也知道,这是自己该说话的时候了,有时候,兵,只需要说一句,剩下的交给天。
“宰辅,下官觉得,若真如此,长此以往,岂不伤了天下学子的心,我大周虽延用旧制,但在科考上,并未有任何纰漏,若真说这几年科考人才少,那也只能说是学子学艺不精,我觉得假以时日,必然有众出类拔萃之人,为国效力,为圣上,为宰辅分忧。”王夏这套词,简直是套词,从上到下,谁也不得罪,还都挂上了,谁也别想走。
“是啊,宰辅,这科考虽不是选才唯一途径,但是确实能选出有真才实学之人啊!”吴司也跟着附议。
“唉,二位,不是这个意思,科考这许多年,二位鞠躬尽瘁,圣上还是知道的,我也是看在眼里的,我觉得圣上可能不是这个意思。”王不充说着端起茶杯,示意二人共饮。
“宰辅,那您看?”吴司哪有功夫喝茶,赶紧问道。
“我觉得,圣上也不过去了芦昌两州,偶然遇见几个人,圣上求贤若渴,当即封赏,问起来,都不是科考之人,这才有了此问,并不是说礼部有问题。”
“嗯,有宰辅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王夏赶紧回,这是着急撇清关系。
“但是,圣上既然提了,咱们不能因为我们没有问题,就不闻不问,对吧。”王不充看着二人道。
“宰辅的意思?”吴司问了句,王夏也直勾勾的听着,都是传话的,没有决策的人,这时候不听明白了,以后办起事来也是多有不便。
“既然皇上去了芦昌两州,回来提及此事,那说明至少南三州暂时不用查。”
“嗯,那北三州?”
“我觉得应该好好查查,虽然是我的封地,我的故土,但是一定要查,要狠狠的查,贵族推荐自然是一部分,但是一定要善待科考之人,提拔,对于贵族世袭推荐,就要看看有没有真才实学了,部分重要官职,可以试着组织一场考试,能者得之,你们看怎么样?”王不充说完端起茶杯。
“尝尝,这个茶真的很不错。”
“嗯,宰辅这茶,果然香甜。”二人都尝了一口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