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启蒙丫鬟 > 第72章 我们姐妹也合该早些认识才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2章 我们姐妹也合该早些认识才是

碧桃依旧垂首侍立,心绪却难以完全平静。

方才几位夫人那些或明或暗的酸意与试探,她如何听不出来?

夫人应对得从容,却也更让她明白,自己今日站在这锦华堂、这水榭戏台前,代表的已不仅仅是自己,更是薛家的脸面,是夫人治家有方的活例证。

薛林氏面上带着欣赏神色望着戏台,指尖却轻轻摩挲着腕上一只成色普通的白玉镯,心中思忖的,远比面上显露的深沉。

谢府……岂是寻常的官宦门第?

这余杭织造总局,看似只是个负责置办宫廷用度的衙门,实则内里乾坤大,地位超然。

它直隶于内务府,是天子在江南的耳目与钱袋之一。

担任织造官员的,无不是圣心默许的股肱之臣,或是与皇家关系匪浅的勋贵子弟。

谢家,便是这样的存在。

他们并非地方科举晋身的寻常官员,而是从上京空降而来,代表着皇家的体面与威仪。

其职权,远不止于督造龙袍官服、采办御用绸缎那般简单。

江南乃至海外流入的顶尖丝织技艺、最上等的蚕丝原料、最灵巧的工匠绣娘,皆在其掌控调拨之下。

每年经手的天文数字的银钱流动、与苏杭两地乃至海外番邦的巨额贸易、对江南织造行业的隐形影响力……这才是谢家真正的分量所在。

薛家虽为余杭知府,是地方父母官,但在谢家这等“钦差”性质的皇商兼耳目面前,终究隔了一层。

若能攀上谢家,不仅意味着薛老爷的政绩能更顺畅地“上达天听”,更关乎薛家在整个江南官场人脉的拓展,乃至未来子弟前程的打点、家族生意的便利。

其中牵扯的利益网,盘根错节,远非一场寿宴表面的热闹所能涵盖。

今日带碧桃来,固然是因她规矩学得好,堪当门面,但更深一层,也未尝不是薛林氏的一步闲棋。

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桥梁,足以在不动声色间,拉近与谢家内眷的距离,为日后更深入的交往铺路。

方才老夫人对碧桃的夸赞,正是薛林氏乐见其成的。

心思辗转间,一出《麻姑献寿》已近尾声。

戏班班主亲自领着装扮好的“麻姑”和“寿星”,托着朱漆托盘,上前向谢老夫人叩头领赏,说尽了吉祥话。

老夫人心情大悦,吩咐看赏,出手极为阔绰,引得席间又是一片赞叹恭维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