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在于,对未知的忐忑,对离开熟悉环境的抗拒,以及对自身能否适应那个世界的怀疑。
陈星和摩根没有强制任何人,只是将晶耀星的情况、移民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尽可能客观地公之于众。
他们宣布,将组织第一批自愿者,人数限定在一百人以内,前往晶耀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适应性居住”。
报名处设在码头广场。
第一天,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但真正上前登记的人寥寥无几。
人们观望着,议论着。
第二天,一个在码头保卫战中失去了一条手臂的老兵,拄着拐杖,第一个在登记表上按下了手印。
“老子在这鬼地方拼了一辈子,什么都没剩下。
去看看新世界,死了也不亏。”
他的举动,仿佛打破了某种坚冰。
陆续开始有人报名。
有失去所有亲人的孤儿,有对魔法充满好奇的年轻人,也有像李瑶这样,希望去学习更先进知识以拯救更多人的专业人士。
最终,第一批九十七名自愿者确定。
他们中有战士,有工匠,有农夫,也有学者。
他们将作为两个世界融合的先行者,承载着无数道期待与担忧的目光。
在“守望堡”即将完全竣工的前夕,一场简单而庄重的欢送仪式在码头举行。
没有盛大的场面,只有即将远行的人与留下的人,无声的拥抱和沉重的嘱托。
莉亚站在临时搭建的传送法阵前,对着陈星和摩根,也对着所有留下的人,郑重承诺:“我们将以生命守护他们的安全,倾尽所能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家园。
三个月后,无论他们选择留下还是返回,我们都将尊重他们的决定。”
陈星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些带着忐忑、希望与勇气面孔的自愿者们。
“去吧。
记住,你们不仅是去寻找新的家园,更是为我们所有人,去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法阵亮起,九十七名自愿者的身影在光芒中逐渐模糊,最终消失。
他们踏上了前往晶耀星的旅程,也踏上了人类文明交融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
守望堡的灯火在夜色中亮起,与“观星台”的光芒遥相呼应。
知识的细流开始在干涸的土地上浸润。
第一批探索者已经出发。
奠基的巨石已然落下。
通往未来的道路,虽然依旧漫长而布满荆棘,但它的起点,已经在这片绝望的废土上,被牢牢地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