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号”离开海歌港的航线,并非径直向南,而是先向西航行了一段,借助几股复杂的洋流和星萤提供的隐秘航道,巧妙地避开了几处可能有暮光商会眼线的区域。
巴博萨和星萤这两位顶尖航海士的配合愈发默契,一个凭借经验直觉,一个依靠数据星象,将航行效率提升到了极致。
航行的前半段风平浪静,甚至可以说是惬意的。
蔚蓝的海面一望无际,偶尔有飞鱼群跃出水面,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
海豚也会追着船首嬉戏,发出欢快的鸣叫。
团队的气氛也在这段相对平稳的航程中继续磨合、升温。
雷克斯似乎终于认可了星萤的能力,不再叫她“银毛丫头”,而是别扭地改口称“星萤小姐”,虽然语气依旧粗豪。
有一次他甚至拿着自己那柄新战锤“碎冰者”,向星萤请教上面几个古老符文的准确含义,让众人大跌眼镜。
凯尔和星萤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地从“篡火者”日志的残篇中,破译出了一种能够暂时干扰那种赤红晶体能量稳定性的谐振频率。
虽然效果可能有限,但在关键时刻或许能起到奇效。
莉亚和李瑶则利用这段空闲,进一步优化了“深海宁静”药剂,并尝试用海洋材料制作了一些具有特殊效果的附魔护符,比如能小幅提升水下活动能力的“海豚祝福”,或者能抵抗高温的“清凉符石”。
渡鸦依旧沉默,但她在一次团队晚餐时,默默地将一份她自己绘制的、标注了“烈焰深渊”周边已知危险生物分布和习性特点的草图推到了桌子中央,引得凯尔如获至宝。
陈星和莉亚的感情则在航行的浪漫与并肩的信任中愈发深厚。
夜晚,他们常常并肩坐在船尾,看着漫天星辰倒映在漆黑的海面上,低声交谈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那份默契与温情,成为了紧张航程中最温暖的慰藉。
然而,随着不断向南,周遭的环境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
海水的颜色逐渐从蔚蓝转向深蓝,再变成一种不祥的墨绿。
天空中的云层加厚,颜色也变得灰暗,阳光难以穿透,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股淡淡的硫磺气味。
海面的温度明显升高,偶尔能看到一些漂浮的、散发着蒸汽的热泉区域。
一些形态怪异、适应了高温环境的海洋生物开始出现,比如浑身覆盖着隔热鳞片的“火鳞鱼”,或是能够喷吐小型酸液球的“沸腾水母”。
“我们进入‘烈焰深渊’的外围影响区了。”星萤看着探测器上不断攀升的环境温度和能量混乱指数,语气凝重。
巴博萨调整着舵轮,让“海风号”避开一股突然从海底涌上来的、温度极高的热流。“这鬼地方,海底跟烧开了的锅似的!”
凯尔启动了船体新加装的抗高温护盾,一层淡蓝色的能量膜覆盖了船身,隔绝着外界的高温。
“护盾能量消耗比预期高出15%。大家做好准备,核心区域的环境只会更恶劣。”
又航行了半天,前方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远处的海平面仿佛被点燃,呈现出一种诡异的赤红色!
巨大的、混合着黑色火山灰的烟柱从海面上升起,直插灰暗的天空。
空气中硫磺的味道浓烈到刺鼻,海面上漂浮着大量被烫死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尸体。
而在那片赤红海域的中心,是一个巨大无比、仿佛通往地心深处的黑暗漩涡!
漩涡的边缘是炽热的岩浆与海水接触后形成的、不断爆炸的蒸汽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那就是“烈焰深渊”的入口!
“海风号”的护盾在靠近这片区域时,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嗡鸣,能量读数急剧下降。
“不能再前进了!”凯尔大声警告,“船体护盾无法长时间承受这种环境!我们必须下潜,从水下接近!”
按照预定计划,“海风号”在距离漩涡边缘数海里外相对安全(如果这个词能用于这里的话)的区域下锚停泊。
陈星、莉亚、凯尔和星萤四人,穿戴上了特制的、能够抵御高压和极端温度的深海潜水装备。
这种装备结合了魔导科技和附魔工艺,外形如同紧身的金属鳞甲,头盔是全覆盖式的,带有强光照明、生命维持和短程通讯系统。
雷克斯、渡鸦、巴博萨、塔克和李瑶留守船上,负责接应和警戒。
“一切小心。”莉亚在通讯频道里对陈星说道,声音透过面罩显得有些失真,但关切之情不减。
“你们也是。”陈星回应,目光扫过即将一同下潜的同伴,“保持通讯畅通,遇到危险立刻撤回。”
四人互相检查了装备,确认无误后,沿着船侧放下的舷梯,逐一跃入了那滚烫而浑浊的海水中。
刚一入水,即使隔着特制的潜水服,也能感受到那惊人的热量和狂暴的能量乱流。
视野极差,到处都是翻涌的气泡和悬浮的火山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