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 > 第106章 元宵灯会,婉清相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章 元宵灯会,婉清相约

行至一处灯谜高悬、围者甚众的彩楼前,只见楼前悬挂着数十盏制作极其精美的宫灯,每盏灯下都垂着一枚朱红纸条,上书各式谜语,难度颇高。主持者乃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声称若能连破三题,便可任选一盏宫灯作为彩头。那灯中有一盏白玉雕琢、玲珑剔透的玉簪花灯,花瓣层层叠叠,中心花蕊处似嵌有明珠,灯光映照下光华流转,剔透可爱,极为引人注目。不少文人学子围拢尝试,却大多铩羽而归。

梁婉清驻足,目光落在那盏玉簪花灯上,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喜爱之色。

萧景珩见状,微微一笑,低声道:“梁兄喜欢那盏灯?”

梁婉清侧首看他,眸中带着几分挑战的笑意:“甚是精巧。只是谜题似乎颇难,方才已有数位才子败下阵来。萧兄可有兴致一试?”

“愿为梁兄取之。”萧景珩从容一笑,眸光自信而温柔。他排众而出,向那老儒拱手道:“老先生,学生愿试猜一二。”

老儒见他气度沉静,点头应允。

第一谜:“画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打一字”

众人窃窃私语,多有不解。萧景珩略一思索,便朗声道:“此乃‘日’字。画时日圆,写字时日方,冬日短,夏日长。”

老儒抚须点头:“不错。第二谜:‘一人一口一个丁,竹林有寺却无僧。’(打二字)”

此谜稍难,场下静默片刻。萧景珩沉吟少许,眼中一亮:“可是‘何’、‘等’二字?一人一口为‘何’,一个丁为‘等’。竹林有寺,寺去僧,便是‘等’字。”

“妙!”老儒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公子才思敏捷!请听第三谜:‘东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打一物)”

此谜一出,周围几个原本跃跃欲试的学子皆皱眉苦思,不得其解。梁婉清也微微蹙眉,似在思索。

萧景珩目光扫过满地灯辉,又看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宫阙飞檐,心念电转,忽而笑道:“老先生此谜,意境高远。东风过园,吹落黄花如金…学生斗胆一猜,可是‘灯笼’?东风喻指灯内热气,吹动烛火(黄花),光影摇曳洒落(满地金),可是此意?”

老儒闻言,先是愕然,随即拊掌大笑:“妙极!妙极!公子竟能由此意境猜出实物,心思之巧,联想之妙,老朽佩服!这三道谜题,公子尽数破矣!这彩头,归公子了!”说着,亲手取下那盏最为精美的玉簪花灯,递了过来。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惊叹与喝彩之声!众人皆以钦佩的目光看向萧景珩。

萧景珩接过花灯,并未自己拿着,而是转身,在众人瞩目下,郑重地将其递到梁婉清面前,眸光温润,声音清晰而柔和:“梁兄,此灯清雅脱俗,与你正配。”

梁婉清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接过那盏流光溢彩的花灯,指尖微颤。灯辉映照着她如玉的脸颊,泛起一层极淡的红晕,眼底光华流转,喜悦与感动几乎满溢而出。她抬眸望向他,唇边笑意盈盈,声音轻柔却坚定:“多谢萧兄。此灯…我很喜欢。”

这一刻,周遭的喧嚣仿佛化为虚无,唯有灯下二人,目光交织,情意暗涌,无声胜有声。

然而,这引人注目的一幕,却也落入了不远处人群中,一双阴沉嫉恨的眼睛之中。

平西侯世子吴谦,正与一群纨绔子弟在附近酒楼上饮酒作乐,恰好将楼下猜谜赠灯的一幕尽收眼底。他看到萧景珩大出风头,旁边那人姿容绝世,一看就像女扮男装,竟有点眼熟。却还在对萧景珩巧笑倩兮,心中嫉恨交加,怒火中烧!

“又是那个姓萧的田舍郎!”他狠狠将酒杯顿在桌上,面色铁青,“竟敢在此招摇!还勾搭上如此…哼!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本世子定要叫他好看!”

身旁纨绔们纷纷附和,煽风点火。

吴谦眼中闪过怨毒的光芒,死死盯住了楼下那对浑然不觉的身影。

灯市依旧喧嚣,华光璀璨,却不知暗处风波已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