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地下七层。
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东亚动态分析中心。
分析员凯文·米勒感觉自己的眼球快要从眼眶里烧出来了。
他死死地盯着面前被“创世”超级计算机放大到极限,并进行了多光谱渲染增强的卫星照片。
照片的源头,是一颗代号为“锁眼-12”的侦察卫星,在四十八小时前,掠过华夏昌河上空时,捕捉到的一闪而过的画面。
那是什么东西?
凯文的大脑,这颗被麻省理工学院最顶级图像识别理论武装起来的大脑,第一次出现了宕机。
照片的主体,是一架外形从未在任何数据库中出现过的黑色飞行器。
它的轮廓充满了凌厉到不讲道理的隐身棱角,仿佛一架F-117隐形攻击机被硬生生掰弯,然后按上了一个旋翼。
这已经足够颠覆了。
但真正让凯文感觉浑身发冷,汗毛倒竖的,是它的结构!
它没有尾桨!
取而代之的是一根粗壮、短小、可以向上翻折的诡异尾梁!
还有它那巨大的主旋翼……
上帝啊!
五片如同死神镰刀般的桨叶,竟然……
竟然像一把瑞士军刀一样,可以完美地向后折叠,收纳进一个紧凑的整流罩里!
折叠!
这是舰载机才有的设计!
一架重型武装直升机,采用了只有在航母甲板上才会出现的高度集成化折叠技术!
这意味着什么?
凯文不敢想下去!
他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嘴里的半块甜甜圈“啪嗒”一声掉在沾满咖啡渍的键盘上,他却浑然不顾!
他连滚带爬地冲向了主管办公室的大门,厚重的合金门被他撞得“砰”一声巨响!
“将军!”
分析中心的主管,空军情报部出身的马克斯韦尔将军,正不耐烦地处理着一份关于中东无人机部署的报告。
他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一向冷静的下属,此刻却像见了鬼一样脸色惨白。
“凯文!我跟你说过多少次,进门要敲……”
“将军!你必须!立刻!来看看这个!”
凯文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恐惧和亢奋,已经完全变了调!
他指着那张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卫星照片,语无伦次地嘶吼起来!
“华夏人……他们……他们好像把一艘外星飞船,给造出来了!”
……
二十四小时后,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地下最高级别战略情报会议室。
环形的会议桌旁,坐着一群足以让世界为之颤抖的大人物。
中情局(CIA)的副局长、英国军情六处(MI6)的行动主管、德国联邦情报局(BND)的部长,以及来自洛克希德·马丁“臭鼬工厂”和罗尔斯·罗伊斯“鬼怪工厂”的首席技术顾问。
气氛凝重。
会议室中央的全息投影上,正循环播放着那张经过十几轮交叉验证,最终被判定为“绝对真实”的卫星照片。
旁边,是另一份文件。
那篇由许燃和简瑶共同署名,发表在《航空航天学报》上的,关于“矢量推力反扭矩系统”的论文。
当这两样东西被并排放在一起时,整个会议室里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无比难看。
“诸位,我想,事情已经很清楚了。”
中情局副局长,一个眼神阴鸷,名叫麦克·蓬佩奥的男人,率先开口,打破了死寂。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那篇论文不是学术炫技。
那份照片,也不是什么该死的概念模型。”
他站起身,走到全息投影前,伸手指着那架如同来自地狱的飞行器。
“这是一个警告。”
“华夏人,正在用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想象的速度,点亮他们的科技树!
他们已经掌握了第四代武装直升机的核心技术,甚至……
正在向第五代,那个只存在于我们PPT里的概念,发起冲击!”
来自洛马“臭鼬工厂”的首席空气动力学家,一个头发花白,名叫本·里奇的顶级专家,扶了扶眼镜,声音干涩。
“我们对这套‘无尾桨’设计进行了初步的计算机模拟……
结论,很可怕。”
他顿了顿,说出了让在场所有人心脏都为之一沉的话。
“如果这项技术成熟,它将赋予旋翼飞行器前所未有的敏捷性、隐身性和战场生存能力。
更致命的是,它那极度紧凑的折叠构型……”
本·里奇的目光扫过全场。
“这意味着,在同等面积的航母甲板上,华夏人能塞进去的武装直升机数量,将是我们的‘海鹰’或者‘眼镜蛇’的两倍!
甚至三倍!”
“当他们的航母战斗群,携带着数十架,甚至上百架这样的‘飞行坦克’出现在西太平洋时……”
他没有再说下去。
但在场的所有人都听懂了。
那将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对抗。
那将是一场……屠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