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末世危机?我召唤合成营平推城市 > 第11章 从外卖员到大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是!指挥官!”

陆沉敬了个礼,动作干脆有力。

他转身,看着会议室里站得笔直的军官们,目光锐利。

“散会!各单位,立即执行命令!”

“是!”

一声整齐的应和声响起。

椅子摩擦地面的声音迅速响起,军官们没有一点拖沓,转身快步离开会议室,紧张的备战气氛充满了整个指挥中心。

李伟站起身,看着这群高效的军官,心里踏实了许多。

他走下主位,陆沉、副营长赵野、教导员孙伟三人立刻跟了上来。

四人并肩走出指挥中心大楼,午后的阳光洒在基地广场上,给一排排整齐的营房和远处高大的载具仓库染上了一层金色。

不时有文员和士兵从大楼里进出,迎面遇上他们。

“首长好!”

一声声洪亮的问候,伴随着一个个标准的军礼。

李伟、陆沉、赵野、孙伟四人,几乎是下意识的抬手回礼,动作标准,神情庄重。

这幅画面,让李伟有些恍惚。

“指挥官。”戴着眼镜的教导员孙伟走在李伟左侧,先开了口,声音温和但问题很关键,“关于幸存者的安置问题,我有一些初步的想法。”

“现在距离灾难爆发才三天,城市里肯定还有大量的幸存者。”

“同时,我们对这个世界残存的官方武装力量一无所知。如果碰上,我们该怎么处理和他们的关系,这些都需要定个规矩。”

孙伟看着李伟:“尤其是幸存者,一旦大规模收容,我们是按照战时条例进行军事化管理,还是需要重新为他们建立一套新的规则?”

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

军事化管理效率高,但普通人容易抵触害怕。

可要是放任不管,又肯定会出乱子。

“老孙想得周到。”副营长赵野瓮声瓮气的开了口,他被晒成深褐色的脸上满是勇悍,“俺觉得,不能把他们跟咱们的战士混在一起。”

“人心隔肚皮,谁知道里面有没有孬种。”

“而且生活习惯、纪律性都差太远了,放在一个营区里,早晚要出乱子。”

李伟点点头,赵野的话虽然糙,但理不糙。

他看向陆沉:“营长,你的看法呢?”

陆沉脚步没停,看着前方,沉稳的分析:“赵副营长和孙教导员的顾虑都有道理。我认为,隔离管理是必须的,但单纯的隔离还不够。”

他抬手,指向基地外围的方向。

“我们可以在基地外围,选择一个易守难攻、有基本生活设施、并且有发展潜力的小镇,作为幸存者安置区。”

赵野的眼睛一亮,立刻接话:“我同意!把安置区建成咱们的桥头堡!派出一个机械化步兵连驻扎,既能保护他们,又能形成一道外围防线。”

他越说越兴奋,黝黑的脸膛都泛起红光。

“这个安置区还能兼顾市区方向的侦察和渗透!将来我们收复魔都,这里就是个很好的前进基地和补给转运中心!”

这个提议,让李伟和陆沉都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赵野看着像个猛将,但战略眼光也很好。

“这个方案可行。”李伟当即拍板,“孙教导员,幸存者进入安置区后的管理条例,由你来牵头草拟,原则是保障生存、鼓励劳动、建立秩序。”

“是!”孙伟郑重应下。

“陆营长,”李伟继续下令,“安置区的选址和改造计划,你和赵副营长负责。”

“明白!”

四人一边走,一边讨论,几分钟内,就把一个关系到几千人未来的计划定了下来。

他们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营区的生活区域。

一排排新营房,楼下是修剪整齐的草坪。空气里没有了城市的臭味,只有青草和泥土的味道。

李伟的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着眼前这熟悉又陌生的景象,他的思绪飘回了许多年前。

那年他十八岁,也是在这样一个夏天,坐着绿皮火车,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军营。

那三个月的新兵连,是他这辈子都忘不掉的记忆。

汗水浸透迷彩服结出的盐霜,五公里越野跑到肺里火辣辣的疼,第一次实弹射击时耳朵边的枪响和硝烟味。

还有班长那张黝黑的脸,和老兵们粗糙却温暖的大手。

他想起了自己下连队后,第一次摸到枪的兴奋,想起了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把自己弄得满身泥泞却依旧咧嘴傻笑的样子。

那时的他,是一个普通的大头兵。

每天想的,就是今天的训练科目是什么,食堂晚上加不加餐,还有,什么时候能给家里打个电话。

而现在……

李伟下意识的抬手,指尖轻轻碰了一下自己作训服衣领上的军衔。

两杠四星。

大校。

一个他曾经连仰望资格都没有的级别。

从一个随时可能死在尸潮里的外卖员,到一个指挥着整个营的指挥官,只用了短短三天。

世事无常,莫过于此。

李伟的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