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机场。
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白茫茫。
寒风夹着雪沫,直往人的领口里钻。
“快快快!别磨蹭!”
“二号跑道清出来没有?除雪车呢?死哪去了!”
一名地勤中尉顶着风雪,手里的红色指挥棒挥舞不停。他嗓子都喊哑了,眉毛上结了一层白霜。
轰隆隆——
巨大的引擎轰鸣声震得人耳膜发疼。
一架运-20B压着积雪滑行过来,机轮碾过跑道,溅起两米高的雪墙。
飞机还没停稳,尾舱门就打开了。
吭哧、吭哧。
一辆通体刷着雪地迷彩的100式主战坦克,开了出来。
这东西是真正的陆战武器,五十多吨的铁疙瘩砸在地上,地面都跟着一颤。
“真带劲。”
中尉抹了一把脸上的雪水,看着那根粗大的炮管,眼里全是羡慕。
“这就是82军的家底啊。”
旁边的小战士缩着脖子,手里拎着除冰液的喷枪。
“排长,这都第三天了,还没运完啊?”
“早着呢!”
中尉瞪了他一眼,大声吼道。
“这才哪到哪?这可是整整一个重型合成旅!还有剩下的四个旅在屁股后面排队呢!”
“赶紧干活!要是耽误了司令的计划,老子给你提干!”
几天的时间,新郑机场就没消停过。
运输机白天黑夜的起降,频率比公交车还勤。
第82集团军的主力部队,正源源不断的从蜂巢基地通过空中走廊投送过来。
刚落地的部队根本不做停留。
127旅直接上了京港澳高速,履带碾碎了结冰的路面,浩浩荡荡的杀向保定。
112旅则转向西,扑向石家庄。
整个豫北平原上,一辆辆坦克向前推进,把沿途不长眼的丧尸全都碾成了肉泥。
……
与此同时。
几百公里外的大连港。
这里的雪下得更大,海风吹在人脸上生疼。
码头上,几盏大功率探照灯把黑夜照的透亮。
“一二!拉!”
“小心点!轻拿轻放!苏卡!”
一阵嘈杂的俄语叫骂声在风雪里回荡。
几十个俄国水兵光着膀子,在那瓦良格号巡洋舰上忙活。
他们虽然冻得浑身通红,冒着热气,但干劲十足。
没办法,岸上的那帮华国人给的太多了。
只要干完这一票,牛肉罐头管饱,二锅头管够。
对于这帮在海上漂了两三个月、饿得眼冒金星的毛子来说,这简直是最好的报酬。
嘎吱——
巨大的吊机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一个圆柱形的庞然大物,被缓缓的从发射筒里吊了出来。
P-1000火山反舰导弹。
这东西长得跟个小飞机似的,弹体上还挂着残雪。
最关键的是,它的战斗部位置,涂着醒目的核辐射警示标志。
“慢点!慢点!”
“碰坏了这玩意儿,大家一起上天!”
伊万诺夫站在甲板上,手里攥着个大喇叭,喊得脸红脖子粗。
岸边。
161旅副旅长披着件军大衣,嘴里叼着半截烟,眯着眼看着那个大家伙落地。
“真他娘的大。”
他吐出一口烟圈,感叹了一句。
“这就是能把航母送进海底的大杀器?”
旁边的参谋也是一脸紧张,下意识的往后缩了缩。
“旅长,这玩意儿可是带核的。”
“听说一枚就能把咱们这儿全平了。”
“这要是炸了……”
“闭上你的乌鸦嘴。”
副旅长回头瞪了他一眼,把烟头扔在地上踩灭。
“这东西要是炸了,咱俩连疼都感觉不到就成灰了,怕个球。”
话虽这么说,但他插在口袋里的手心里全是汗。
这可是核弹。
这几天他睡觉都不踏实,就怕这帮毛子手滑。
现在终于弄出来了。
咚。
巨大的导弹被稳稳放在了特制的运输架上。
几个穿着防化服的技术人员立刻围了上去,手里拿着盖革计数器一阵乱扫,确认辐射数值正常后,才打出了安全的手势。
嗡嗡嗡——
天空中传来一阵密集的螺旋桨声。
三架直-10武装直升机率先破开风雪,在港口上空盘旋警戒。
接着,四架涂着深绿色迷彩的直-8L宽体运输机压低机头,缓缓悬停在码头空地上。
狂风卷起地上的积雪,打得人睁不开眼。
“快!”
“装机!”
副旅长按着被风吹歪的帽子,大声吼道。
早就等在一旁的工程车立刻开动,拖着那几枚导弹往直升机尾舱送。
直-8L的尾舱门大开。
P-1000导弹太长了,即便拆掉了助推器,塞进去也显得满满当当。
“这一趟送走几枚?”
副旅长凑到一名飞行员旁边问道。
“两枚。”
飞行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这会儿也是一脸严肃。
“首长,这可是咱们这辈子运过最贵的快递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