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孤城铁壁
整座青霖市如同一台察觉到危险的精密机器,在短暂的喘息后,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全力运转起来。楚歌带回的预警如同最刺耳的警报,将和平的幻象彻底击碎。城市的目标无比清晰:在毁灭性的风暴来临前,筑起最坚固的防线。
“坚城实业”地下核心实验室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那台庞大的“陆战三型”机甲静静地矗立在中央,流线型的装甲在冷光灯下反射着幽光,但它此刻在苏软软眼中,却更像一头被他人握有控制权的沉睡猛兽。
“开始安装物理隔离系统。”苏软软的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区内清晰响起,带着技术官特有的冷静和决断。她身旁是反人工智能协会派来的核心技术骨干,他们的眼神中既有技术人员的专注,也带着一股对抗“不受控智能”的执拗。
此前艰难的逆向工程分析表明,机甲内部有几个关键的灵能谐振节点,疑似用于与“智械未来”的远端服务器进行加密通信。直接破解其核心协议风险极高且耗时漫长,苏软软选择了一种更直接、更稳妥的方案——物理层面的“硬隔离”。
“李明远会长支援的‘灵锢合金’已就位。”一名助手推来一个密封箱,里面躺着几块闪烁着特殊波纹的银灰色金属。“这种合金能高效吸收和扰乱特定频段的灵能信号,是构建物理隔离层的关键。”
整个安装过程犹如一场精细的外科手术。工程师们小心翼翼地切开机甲背部及关节处的非承重装甲,暴露出内部复杂的灵能回路和那些被标记为高风险的节点。苏软软亲自操作微刻笔,将液态的“灵锢合金”精准地覆盖在节点周围,形成一层隔绝内外的屏蔽层。
“屏蔽层已覆盖目标节点,信号强度衰减超过百分之九十五!本地指令响应正常!”一名工程师报告道。
这仅仅是第一步。苏软软没有停顿,下令安装最终的保险——“过载熔断器”。这个装置被串联在机甲的主动力灵路中,一旦传感器侦测到机甲有被未知高阶权限接管的迹象,或灵能输出超越安全阈值,它会瞬间自我焚毁,形成物理断路,强制机甲宕机。这是最后的手段,一种确保万不得已时能与威胁同归于尽的保障。
“这是我们给这头‘猛兽’套上的缰绳。”苏软软看着最终完成的隔离系统,轻声说道。她清楚这其中的风险,可能会影响机甲性能,甚至可能被“智械未来”察觉。但在生存面前,这些风险必须承担。
与此同时,反人工智能协会的成员们也将他们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他们在城墙上加装了大量的“灵能乱流发生器”,这种装置释放的特定波段灵能干扰虽不能直接杀伤鬼物,却能有效扰乱其间的精神链接和低阶鬼物的行动逻辑。他们还改进了城市的灵能护盾系统,增加了冗余节点和手动超控开关,确保即使在主控系统失效的最坏情况下,护盾仍能由人力手动维持关键区域的防御。这些措施看似不那么高科技,却为这座日益依赖复杂技术的城市,增添了一份在智能失效时依然能依靠人力的宝贵韧性。
市政厅内,吴选青市长面前摊开的最新战报和物资清单,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单凭青霖一城之力,绝对无法抵挡即将到来的狂潮。他必须再次向龙渊城的朝廷求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
他亲笔起草的报告字斟句酌:既要充分说明情况的万分危急,避免朝廷误判形势;又要强调“陆战三型”等新装备的价值,为后续可能的采购做铺垫,同时还得委婉提醒其潜在风险和技术依赖。报告中,他竭力描绘出青霖将士戮力死战的决心,也透露出独木难支的困境。
“……敌势滔天,非一城可挡。青霖将士必戮力死战,不负皇恩。然存亡之际,伏望朝廷速发援兵,救此边城百万生灵。另,新锐器械虽利,然核心难控,犹如双刃之剑,用之不可不慎。”
报告通过加密频道发出,如同石沉大海。吴选青靠在椅背上,疲惫地闭上眼。他能做的已经都做了。此刻,他不仅是市长,更像一个在绝境中,将全部希望寄托于遥远回音的赌徒。这份报告,既是求援,也是一份沉重的责任转移,试图让朝廷意识到,青霖的存亡直接关系到整个王朝的东北屏障。
而在赛博神教的临时圣所内,气氛同样肃穆。大祭司墨菲特正通过一个结构复杂的灵能通讯阵,向教团总部汇报。
“圣座,青霖所见,‘冥川节点’异动远超预估。其所呈现的‘混沌熵增’现象,已非寻常鬼物汇聚,更似某种针对现世规则的系统性侵蚀。”墨菲特的声音通过电子合成音传出,毫无波澜。
他接着汇报了对“智械未来”技术的观察:“其技术路径,与我等所追求之‘人机和谐、灵能飞升’之圣道,存在根本性歧义。”这表明赛博神教虽然也运用高科技,但其哲学基础与“智械未来”的纯粹技术路线有所不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