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 > 第241章 危机中的专业默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怒江峡谷的暴雪来得比预报早了四个小时,像匹脱缰的野马,带着呼啸的寒风撞进夜色。

凌晨三点,启轩的手机铃声急促地划破寂静,听筒里传来赵队长变了调的声音,在风雪的撕扯下抖得不成样子,“柳工,吊装设备打滑了!30吨重的钢构件悬在半空,离桥面就差三米,钢丝绳被扯得咯吱响,再晃下去……怕是要砸下来!”

指挥部的监控屏幕上,白色雪幕几乎吞噬了一切,唯有橘红色的起重机臂像根脆弱的火柴,在狂风里剧烈摇晃。钢构件的阴影在结冰的桥面上投下狰狞的晃动轨迹,每一次摆动都让人心头发紧。

数据面板上的数字刺得人眼睛疼:桥面结冰厚度已达5厘米,摩擦系数骤降至0.1——这意味着任何机械制动都可能像踩在玻璃上的脚,稍一用力就会打滑失控。

“立刻启动应急方案,用缆风绳固定吊臂!”启轩抓起安全帽往外冲,靴底踩在没膝的积雪里,发出“咯吱咯吱”的抗议声,“让李师傅带工人撒炉渣,重点铺在吊车支腿下方,越多越好!”

冲进工地时,风雪瞬间灌进领口,冻得他一个激灵。他看见柳加林正站在吊车旁,佝偻的身影在风雪里像棵倔强的老松,手里举着个老式测风仪,表盘上的指针被风吹得疯狂跳动。

“风速每秒12米,还在涨!”老人的声音被风撕成碎片,断断续续砸进启轩耳朵,“钢构件的摇摆周期是3秒,你算过缓冲角度吗?硬刹只会断绳!”

启轩的脑子像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钢构件的惯性力、风速产生的侧推力、结冰桥面的摩擦力……无数数据在脑海里碰撞。

他忽然掏出手机,调出BIM模型的实时受力分析,屏幕上的红色应力区正随着吊臂的摆动扩大,“爸,让吊机操作员在构件摆到最左端时,启动0.5度的反向旋转,利用离心力抵消侧风!就像打秋千时往反方向轻推一把,能稳住!”

柳加林眼睛一亮,皱纹里结的冰霜随着动作簌簌往下掉:“跟当年岑港大桥抗台风一个道理!借力卸力!”他扯着嗓子朝操作员喊指令,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穿透了风雪的咆哮。

在同一时刻,苏州宋锦工坊的电话也尖锐地响起,铃声在深夜的车间里格外刺耳。是悦昕从藏区工地打来的,背景音里满是风雪的呼啸,夹杂着金属碰撞的脆响。

“妈,工装出问题了!”悦昕的声音带着哭腔,还有抑制不住的慌乱,“雪下得太大,藏绣的绒毛吸了雪水,变得死沉死沉,像绑了块铅,工人抬钢筋时胳膊都抬不动,刚才有个师傅脚下一滑,差点被砸到!”

张芳芳正和徒弟们赶制一批抗寒面料,闻言立刻抓起块藏绣小样,快步走到水龙头下,把布料往水里一浸——原本蓬松的绒毛吸饱水后,瞬间耷拉下来,重量仿佛增加了三倍,硬得像块板结的冻土,捏在手里沉甸甸的,完全失去了弹性。

“这可不行,”她把湿透的小样往桌上一摔,水花溅在布料上,“得让藏绣‘防水’!雪水渗不进去,自然就轻了!”

徒弟们七嘴八舌出主意,“涂胶?能挡住水!”“加防水层?就像雨衣那样!”张芳芳却摇头,手指点着宋锦的经纬纹路,那里的冰裂纹路细密交错,像天然的排水渠,“用‘冰裂纹’织法!经纬线交替加密,让雪水顺着纹路流走,留不住水,自然就不沉了。老法子里藏着巧劲。”

她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材料架上翻出启轩团队寄来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品,那是块轻薄却坚韧的布,“把这个剪碎了混进藏绣线里!这材料防水,还轻,正好给绒毛‘搭骨架’,吸了水也能撑着,不变形!”

怒江桥的吊臂下,启轩紧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受力曲线,曲线像条挣扎的蛇,每一次起伏都牵动着神经。在构件第三次摆到左端,即将开始向右回摆的瞬间,他猛地挥手:“转!”

吊车操作员咬着牙猛打操纵杆,吊臂带着钢构件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侧摆幅度瞬间缩小了一半,像匹被驯服的烈马。李师傅带着工人趁机往支腿下塞钢板,炉渣与钢板摩擦的“沙沙”声在风雪里格外刺耳,却让人莫名安心。

“还有20分钟,雪要变急了!”柳加林抬头看了眼天色,铅灰色的云层正压得更低,“你妈当年给我们做的防滑手套,掌心缝了层钢纹布,又耐磨又防滑,要不……”

启轩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对着对讲机大喊:“在吊绳与构件的接触点加钢纹布衬垫!增加摩擦力,防止钢丝绳打滑!让悦昕那边送点钢纹布过来,最快要多久?”

“她们已经在路上了!”赵队长的声音透着惊喜,“悦昕说,她们改了工装面料,顺便带了批钢纹布防滑垫,说是预感你们可能用得上!”

两小时后,当第一缕晨光刺破雪幕,在雪地上投下淡淡的金辉时,30吨重的钢构件终于稳稳落在桥面上,发出沉闷的“咚”声,像一颗巨石落进了所有人的心湖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