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 > 第48章 变局:张献忠之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三刘文秀,勇猛善战,他的才能极强,不在李定国之下。

老四艾能奇,这是个猛将。

每每身先士卒。

为大西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了这四个得力义子的辅佐,张献忠逐渐放松了对军政事务的掌控,当起了甩手掌柜。

每日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尽情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然而,命运的齿轮并未按照他的意愿转动。

就在他以为可以一直逍遥快活下去的时候,死亡却突然降临。

张献忠在和清军的作战中受伤,骤然离世,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大西政权内部引发了巨大的动荡。

由于张献忠没有亲生儿子,他的突然离世,使得大西政权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困境。

四个义子,在才能和威望上各有所长,难分伯仲。

没有明确的继承制度,也没有张献忠生前立下的太子,谁都认为自己有资格成为大西军的新领袖。

李定国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军中拥有众多拥护者。

而其他三位义子,也各自凭借自身的优势,不愿轻易放弃争夺领导权的机会。

一时间,大西军内部各方势力剑拔弩张,争论不休。“你说你当,我说我当”,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理应坐上老大的位置。

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下,大西军的凝聚力迅速瓦解,原本整齐划一的军队,开始出现分裂的迹象。

将领们各自为战,士兵们人心惶惶,整个大西政权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在内部纷争的冲击下,轰然倒塌 ,曾经不可一世的大西军,就这样如一盘散沙般分崩离析。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一时间风头无两。

然而,随着清军铁骑逼近,大西政权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大西政权内部却陷入了可怕的旋涡,众人自相猜忌,矛盾不断激化,甚至一度走到了自相残杀的危险边缘。

彼时,“黄虎”张献忠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统御着完整的大西军势力。

大西军占据四川险要之地,凭借山川之险,本可与清军长期周旋,毫无畏惧可言。

然而,命运的轨迹却陡然一转。1647 年初,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遭清军突袭,不幸中箭身亡。

大西军失去了主心骨,迅速陷入混乱,士气一落千丈。

彼时。

清军兵分两路。

一路是多铎率清军南下,在扬州与我南明军进行大战。

结果自然是被我狠狠教训一顿。

不敢说尽没其部,但也把他打得很惨。

所部兵马,十损其七。

这是清军入关以外来,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大败。

因为害怕我意气风发之下,挥师北上。

无奈之下,多尔衮假天子之令。

豪格只得下令回师京城休整。

这对于大西军而言,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大西军并未利用这宝贵的时间重整军力、重新备战,反而陷入了残酷的内战之中。

孙可望和李定国作为大西军的两大重要将领,手握重兵,二人军力相当。

起初,他们在张献忠麾下并肩作战,为大西政权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随着张献忠的离世,两人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

在一场激烈的权力争夺中,孙可望和李定国最终兵戎相见。

就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之时,刘文秀毅然站在了李定国一边。

在刘文秀的支持下,李定国军队士气大振,最终孙可望大败,军队损失惨重。

孙可望走投无路,无奈之下,选择投降清朝。

他将大西军的军事部署、战略要地等重要情报,一股脑地透露给了清军,这对大西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打击。

而胜利后的李定国,并未将精力放在重整山河之上,反而重蹈孙可望的覆辙,开始猜忌起了刘文秀。

他担心刘文秀功高震主,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剥夺了刘文秀的兵权。

刘文秀手握雄才大略,却无处施展,又遭受如此不公待遇,内心悲愤交加,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

此时,只剩下李定国一人苦苦支撑。

经历了这一系列变故,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大西军早已支离破碎,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军队内部人心惶惶,战斗力锐减。

面对清军的步步紧逼,李定国深知仅凭大西军残部,已无力抵挡清军的进攻。

最终,李定国怀着复杂的心情,决定向南明递交降表,试图借助南明的力量,共同抵御清军。

但大西政权曾经的辉煌,终究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声沉重的叹息。

在营帐之中,摇曳的烛火将李定国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这段日子,他陷入了深深的反省,思绪如同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长久以来,李定国就格外关注闯营的一举一动,而近期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他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