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是一个天才。
按理说,他老了,才智当不及曾经。
不说智慧下降,至少也会思维迟缓,整个人的意识会受到过往所知所学的影响,这也叫知见障。
所以很多时候是年轻人才能灵光一闪,发明创造出新东西,老人却是因循守旧,僵固不化,在一条路上走到底,哪怕是错路。
但这个问题放在黄药师身上就不会了。
他见多识广,又有一颗上进心,所以思维仍然十分敏捷,让我赞叹不已。
我们一边学,一边看道藏,琢字逐句,一点点参悟这道藏中的道理。
如果仅是我,是办不到的。
因为我真的有很多术语不懂。
但黄药师是不成问题的。
他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
纵有一些不明白的,通过前后对比,也就大约的明白了。
如此一看,黄裳也不过如此。
他不是比别人多厉害,而是有一双慧眼,在整理道藏时,发现了道藏中的至理,从而踏上武道之途。
一开始,黄裳自诩自己是一个文官,没有修炼武功的心思。
他只是学习一下呼吸睡觉的法门而已。
但是,随着内力的积累,他的武功,越来越高,力量越来越大,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了。
在不知不觉间,他成了一个高手。
后来黄裳治水,发现有人在搞破坏。
想要破坏治水,制造灾民,拉拢灾民进行造反大业。
这黄裳就不能忍了,他一出手,就招惹到了明教的高手。
当时明教高手一起围攻于他。
黄裳一个人,独木难支,只能一走了之。
结果他的家人就因此遇难了。
身怀大仇的黄裳至此才苦研武学,参悟杀伐招数,这才有了九阴真经。
这九阴真经有很多武功是有针对性被黄裳创造出来的,就是有针对性的对付他的仇家,也就是明教的一众高手。
奈何,自创武功是一个讲究灵机一动的技巧,黄裳苦思冥想,苦心孤诣,终于把武功创好了,也练好了,他自认可以报仇了,却意外发现,时光荏苒,早已经几十年过去了。
当年围攻他的仇人,也相继各自离去。
只有一个最小的小姑娘,也成了老太婆的,苟延残喘在这世上,都不需要他杀,只几阵风,吹凉了,怕也就要去了。
往事如水,一下沁凉了黄裳的心。
他仇意顿消,也就飘散而去。
不过,黄裳虽然走了,但他到底是当过官的,对朝廷仍然念念不忘,在走时,把他的心血上交到了朝廷手上。
毫无疑问。
朝廷,根本不在乎。
连武穆遗书朝廷都不当一回事,更何况区区一本武功秘籍而已。
不知道练武很累吗。
皇帝和诸位高官,又要弄权,又要弄钱,累了还要弄女人,哪有时间和精力放在这武功之上。
学了这武功,到时岂不是要成为匹夫了!?
让人知道,没得变下贱了。
但是,在当时。
因为是完颜九妹那时候。
老秦杀了岳武穆,在天下间造成了极大的反响。
武林中也多有为其报不平者。
就算是秦桧,也每每重兵重甲相围护才得安息。
为了化解武林中的这种气氛,宋廷就无所谓的抛出了九阴真经。
果不其然。
九阴真经一出,武林中人的注意力被转移了。
人们纷纷出马出手,争夺九阴真经。
王重阳的伟大就是基之于此。
他是在武林陷入乱杀中,出手把经书夺下,为了平止天下风波,在华山论剑。
华山论剑,在武林中影响深远。
你要知道,那是华山。
天下险峻,尽在华山。
能到华山顶上的,都是全天下最顶尖的高手。
原本是有很多人的。
但在当时,五绝中有一个人,西毒欧阳锋。
他出手赶人。
欧阳锋武功极高。
他还会驱毒弄蛇的本领。
在他的出手下,很多人都给赶走了。
到得最后,仍然可以傲立于华山之上的就是五绝了。
眼前没了闲杂人等,五绝一起论武称雄。
西毒武功极高,怼上了黄药师。
他没想到,看起来妇收拾的黄药师武功那么广博,他也许在某一方面做不到顶级,但他是没弱点的六边形战士。
最妙的是,黄药师的弹指神通纵不及一阳指的精益求精,但却也对蛤蟆功有很好的牵制作用。
欧阳锋穷尽心力,也就打一个平手。
直到王重阳发了飙。
王重阳施展先天功,用纯粹的内功,把五绝中其余四者逐一压服。
从此他就名正言顺的保有了九阴真经。
也没哪个胆大的敢和王重阳要经书去。
但是,此之一战,王重阳虽然夺得了天下第一的名号,却亏了身体,伤了里子。
早年,王重阳投身军伍,抗金征战。
在这漫长的征战中,他屡次陷入绝境。
虽然最终他都一一撑了过来,可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一身的暗伤毛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