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引与准提眼神更加明亮。
他们瞬间抓住了关键。
刚才四位圣人争执不断,是为了什么?
那不就是因为人教、阐教、西方教三教弟子加起来,也没凑够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数目么?
封神之事因此迟迟定不下来。
这事儿也就一直拖在紫霄宫里没有结果。
可元始方才的一句话,顿时点醒了众人。
修为足够的人手不够?
这有什么难的,
不是还有时间法阵可用吗!
通天师弟的那个时间法阵,据说是洪荒一天,阵内百万年!
(事实上,混元无极大阵的时间比例是洪荒一天,阵内千万年!)
就算他们西方教做不到这般程度,把比例缩小一些,比如洪荒一天,阵中十万年,也未尝不可。
眼下距离封神大劫开启尚有七八百年,
如此充裕的时间,别说培养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
便是三千六百五十位也完全来得及。
接引与准提已经懒得去计较元始是有意透露还是暗藏算计。
这些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
对西方二圣来说,当务之急是早日达成西方大兴,还清所欠天道功德。其余的事,都可暂时搁置一旁。
二人目光交汇,心中同时生出一个念头:“这东方三圣,真是帮了大忙!”
元始面沉如水,嘴角却微微上扬了一丝弧度。
他清楚得很,接引和准提一定会依样画葫芦,布置类似的时间法阵。
对西方教而言,最缺的就是时间。
他轻轻一点,将这个暗示明明白白送给了接引和准提。
他也知道,西方二圣不会深究背后是否藏着什么图谋,必定会立即行动。
并非他们不明智,而是局势使然。
当初向天道借下的功德,始终压在心头。
接引、准提的第一要务,就是偿还这笔债。
待到那时,才有资格谈长远谋划。
在这之前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西方大兴。
元始心下冷笑:“所谓西方大兴……恐怕又是鸿钧的一项安排吧。”
这念头刚起,他便迅速将其压下。
在紫霄宫里,切不可议论道祖是非,容易出事。
他不经意地望向鸿钧,察觉道祖神情似乎有些不太自然。
他心中暗笑:“想借封神大劫抹除盘古大神和众先天魔神的痕迹?就让我看看你怎么清除。”
元始甚为得意,仿佛已能预见西方二圣下一步的举动。
待紫霄宫第二次封神之后,接引与准提一回西方,必定广收门徒,只要稍有资质根性的弟子,皆不放过。
毕竟,在这场封神大劫中,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冲锋陷阵的大将,而是数量庞大的祭品罢了。
接引与准提竭力保全西方教的弟子,因为他们为将来西方大兴做准备。
数亿年光阴虽不足以造就一位大罗金仙,但培养出玄仙乃至金仙,倒也勉强可以。
这样的境界,已经足够进入封神战场。
如此修为,任谁也挑不出任何瑕疵。
至于元始,他若想做什么,自会去做。
而元始所作所为,其实与西方二圣并无二致。
鸿钧的真实意图不明,这让元始一时无从下手。
可一旦得知鸿钧的目的,元始立刻就想到了应对之策:广收门徒,越多越好!
玉虚宫外不是有三千散仙吗?
他专挑那些后天出身的散仙纳入门下。
但这还远远不够,人族之中也要多多收纳弟子。
为何非要如此选择?
因这些人生于后天,未沾染半点盘古大神与先天魔神的印记。
哪怕他们战死沙场,真灵也会归入封神榜中。
如此安排,反倒成了一条通向长生的捷径。
元始心中略有得意:“你想抹去盘古大神的烙印,想清除先天魔神的痕迹。”
“那我就在封神主战场上布满后天生灵,看你怎么动手!”
这便是诸圣之中算计第一的元始。
即便是道祖,他也敢算计一二。
元始从来不是仁慈之人。
事实上,所有圣人皆是如此。
谁若胆敢算计他们,必遭强烈反击。
哪怕对方是道祖,也不例外。
当年西方二圣闯入碧游宫阻断通天证道之路,
通天毫不迟疑,在须弥山立起诛仙剑阵,勒索四件先天灵宝及青莲宝色旗。
此事之后,接引、准提虽感羞辱,却也未曾多言。
圣人的威严不容冒犯。
能证道成圣者,无不拥有大机缘、大毅力、大功德与大法力。
或许他们会认可其他圣人的高明之处,但在内心深处,每一位都自认天下第一。
“唯吾独尊”,正是这般心境。
然而,圣人间自有默认的规则。
即便是道祖,也需遵循此理。
倘若有人破了规矩,其余圣人便会联手共讨之。
虽然计谋已然落下,但元始并未放松警惕。
一切未成定局之前,谁也无法预知最终结果。
就像当初,他与太上屡次催促通天尽早立教证道,表面说是为通天着想。
待到通天真正证道之时,元始才惊觉自己错得多么离谱。
元始乃六圣之中智慧最高者,他立刻从过往中汲取了教训。
眼下看似一切顺利,可真正的结局未显现之前,谁能断言最终走向?
根本无法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