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如今的天庭,早已被通天的弟子们把控。
昊天为何急匆匆跑到地仙界?
因为他过得很憋屈。
之前在洪荒天庭时,连一道旨意都发不出凌霄宝殿。
这才是他甩手走人的真正原因。
通天推赵公明上位,不过是将幕后推到台前。天道六圣都已经默许,通天又是最初提议之人。现在,就差鸿钧一句话。
通天笑看着鸿钧:“师尊,您怎么看?”
鸿钧脸色黑得像锅底。
我看?
我想揍人!
他心头憋屈极了。
你们这还问我?
你们一个个都说完了,现在来问我的意见?
有没有搞错?
要是真想听我说,等我说完再继续讨论不行吗?
现在都定下来了,我再说什么还有意义吗?
没有了吧?
鸿钧心里翻江倒海,可通天却不急不躁,依旧笑吟吟地看着他。
沉默许久,鸿钧终于咬牙开口:“诸圣意见一致,那就由赵公明来做这三界共主。”
“遵师尊法旨!”
众圣异口同声。
鸿钧的脸色更加难看。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被通天摆了一道。这是联手诸圣,给自己立威来了!
他强压怒火,说道:“既然如此,赵公明即刻上任,散会。”
诸圣行礼,各自离去。
紫霄宫中,鸿钧猛然释放出无边威压。
寒意骤然降临,整个空间仿佛冻结。
混沌之力在宫中乱窜,若此时有天道圣人在此,也得小心应对。
鸿钧气笑了。
他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竟被诸圣联手压制,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一直认为自己公正无私。
凡是圣人,皆顺天而行,心中所想、手中所做,皆为公道。
圣人不逆天,逆天者非圣。
诸圣皆当循天道而动。
但鸿钧的“公正”,必须由他自己来定调!
鸿钧向来只定大方向,设下一个议题,任凭诸圣如何争论,始终绕不开他设定的圈。比如当年封神大战,鸿钧放出一句话:“阐教十二金仙动了杀劫,诸圣弟子都得参与,共同拟定封神榜!”看似诸圣各自出力,实则皆在鸿钧布局之中。
这,才是他理解的公平。
其余种种,皆不重要。
鸿钧必须掌握天道议题的主导权,唯有如此,才能不动声色地削弱天道。
他要破劫。
天道圣人若想更进一步,唯有破劫一途。要么积累大功德,要么牵扯大因果。
破劫方式虽多,但在鸿钧这里,只有一条路:彻底脱离天道,才能摆脱束缚,在大道之上迈出新步。
然而,他面前横亘着一道难关。
天道太强了,底蕴深厚到难以撼动。
要削弱天道,必须找到合理又合法的方式。
天道不弱,鸿钧就永远无法脱离。
因此,掌握天道的话语权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这权力都在鸿钧手中。
没想到这一次,诸圣借着昊天陨落的事,狠狠搅了一局。
这是鸿钧无法接受的。
一旦开口,后患无穷。
放手容易收手难。
此事对鸿钧的计划,是个不小冲击。
他动了怒,许久难平,最后还是忍下了。
圣人心境,非比常人。
冷静之后,鸿钧忽然笑了:“我怎么钻进死胡同里去了?”
“昊天入轮回,虽不是我愿见之事。但对诸圣而言,难道就是好事?”
当初选昊天,正因为此人志大才疏,又不识时务。除了鸿钧,谁都不服。
这样的人,最适合当棋子。
鸿钧也借此掌控天庭。
他早知昊天终会因不敬圣人而落败。
只是,比预料来得早了些。
昊天不过一枚棋子,丢了便丢了。没什么可惜。
可在算计中沉浮已久的鸿钧,忽然看出了另一层意思。
诸圣,是不是高兴得太早了?
他们借孙悟空大闹天宫,为西游劫数埋下伏笔。
可有没有想过,孙悟空一介凡身,竟将昊天打出真灵,调子拉得如此之高,那接下来的劫数,得安排得多深,才能撑住这局面?
若劫数不够,孙悟空威望不保,那这西游的意义,岂不是大打折扣?
道理很简单:若连这般人物都要踏上西行路,那佛门无边法力,自然无话可说。
若是孙悟空的境界降低一些——西游本就是几位圣人合谋安排的一场大戏,他们想让孙悟空演什么角色,又有什么做不到的?
这时便有人提出:“西行路上那些妖怪也不过如此,为何不去找玄门求援?为何偏偏只找佛门?”
一旦出现一点质疑,西游的布局就不再完美。
如此,事情还能顺利进行吗?
为了保持孙悟空战无不胜的形象,他们必须提高难度,还得让孙悟空真正出手,不能放水。
这样一来,佛门与玄门之间的差距便会拉大。
甚至玄门内部,也可能因西游而生出裂痕!
这正是鸿钧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