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却面露困惑:“教主为何在助杨眉大仙?”那绿袍上斑驳黑痕,分明是因果罗网的印记。佛门讲究“修今生,渡来世”,最擅以功德洗业、斩因果。
对于“轮回”与“因果”的法则,早已钻研至深。身为佛门三大巨头中的两位,弥勒与大势一眼便识破杨眉所困——他正被无尽因果缠绕,处境堪忧。
可越是看清这一点,他们心中敬畏越盛。那些因果之力,哪怕沾染一丝,也可能当场覆灭。而杨眉竟能背负如此重负,仍自由行走,甚至迎战强敌。
其道行之高,近乎不可思议。
尽管内心震撼,但他们清楚:此人如今是敌非友。
既为敌,为何反遭救助?弥勒与大势百思不解,天地仿佛颠倒。要么是两位教主失了理智,要么,是他们自己迷失了方向。
如来平静开口:“你们的心,动摇了。”
“表面看,两位教主似在替杨眉化解因果。”
“实则,是在推动他与因果罗网彻底融合。”
“二位师弟,你们身为佛门栋梁,当知因果罗网遇大功德时的反应。”
“沉住气,深入思索,答案自会浮现。”
什么?!
当因果罗网遭遇巨大功德时,会发生什么?
自然是退避三舍。
功德对修行者而言,堪称无上至宝。无论修持、炼丹、锻造法器,还是躲避灾劫,皆可派上用场,几乎无所不能。
而对因果罗网来说,大功德正是它的克星——二者相遇,必有一伤。
可这功德源自两位天道圣人,纵使因果罗网不惜代价强行吞噬,自身也将遭受重创。因此,它唯一的念头便是逃离。
但它依附于杨眉大仙的躯体而存,又能逃往何处?
弥勒与大势至瞬间明悟:“唯有潜入杨眉大仙体内!”
正是如此,与那圣人肉身彻底融合。
表面上,佛教二圣似在替杨眉化解因果纠缠;实则,却是在他身上套上更沉重的桎梏,使其毕生修为难以施展万一!
二人内心悄然泛起一阵寒意:“两位教主,果真深不可测……圣算无遗!”
这般手段,他们从未想过。
太过惊人。
看似援手相助,实则暗藏杀机,如同扶你上山,却在巅峰推你坠崖。
弥勒与大势至默念真言,稳住心神,再度望向如来。只见其神色如古井无波,显然早已洞悉全局。
“终究不及世尊远矣。”
“我等眼界尚浅。”
“心中有愧。”
“须精进不怠。”
两位准圣齐诵佛号,终将躁动压下。
如来并未回应他们,他的目光始终锁定战场中央的三位大能。在他眼中,杨眉大仙乃是佛门大患。
此敌不除,佛门难安。
手段是否光明,并不重要,只要结果利于佛门即可。
地仙界佛统覆灭的那一幕,他绝不愿再见。
杨眉败亡,才是正途。
唯有如此,佛门才能完成鸿钧道祖交付之任,真正跻身道祖心腹之列。
再不必如眼下这般处境尴尬。
如来的神情再度凝重如铁,在他心中,早已无善无恶,唯有一念长存:振兴佛门,使之光耀诸天。
他静静凝视着那三方巨擘之间的博弈。
……
杨眉眸光微闪,望着佛教两位圣人,心头升起疑惑:鸿钧门下,竟也有如此正气凛然之辈?
这不合常理。
他对鸿钧本就毫无敬意。一个背信弃义、残害同道之人,怎值得尊敬?
杨眉与鸿钧之间,早有不死不休之誓。
断道之恨,天地难容。
据其所知,鸿钧虽为道祖,但他所立玄门,门下弟子却尽数与其决裂。
盘古四圣与女娲皆顺应天道而行,对鸿钧的指令却并无响应。这并非说明诸圣德行有亏。
杨眉曾与通天、平心两位圣人有过接触,其风范气度令他由衷钦佩。他也曾见过玄门诸多弟子,人人品性端正,心怀正道。
由此可见,玄门诸圣并无瑕疵,反倒是鸿钧的为人早已被众圣看透。可令人不解的是,佛门二圣竟甘愿听命于鸿钧。
杨眉心头轻叹:“这两位道友,表面确有高洁之姿。”
“可惜,被他人所惑。”
“实属不该。”
能为对手化解因果,彼此以礼相待的圣者,哪怕道行未至巅峰,杨眉也绝不会轻视。
此刻,他竟为自己先前出言不逊而心生惭愧。
“如此德行兼备之士,我怎可称其为光头?”
“实在失言。”
猛然间,他心头一震,察觉异样。
事情有变!
纵使佛门双圣受鸿钧蒙蔽,玄门诸圣岂会缄口不言?依他对通天与平心的了解,此二人定会直言相告,绝不会袖手旁观。
换句话说,佛门二圣根本知情!既已知晓鸿钧所图,仍选择追随其令,岂能称善?
断然不可!
那便只有一种可能——他们本就与鸿钧同流合污,并非良善之辈!
可眼下他们分明在为自己消解因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