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平心所言,盘古从未吞噬任何一位强者本源,纯粹以力证极。
这份纯粹,正是他超脱众生的根本。
鸿钧心中轻叹,盘古虽出身混沌魔神,但早已凌驾于同类之上。
“力之魔神”四字,至今仍在混沌深处回响不息。
其余魔神虽强,谁敢自认与他并列?在他们眼中,盘古是高居云端的存在。
鸿钧亦不例外。
他几乎忘了,那位开辟万界的伟岸身影,也曾是混沌中的一员。
“你的眼界,不过如此。”
“就让盘古四圣的门徒,教你知道何为差距!”
话音落下,平心不再言语。
鸿钧面色微沉,怒意浮现。难道真把他当成佛教那两位可欺之辈?
凭几个二代弟子就想压制他?
他虽借用了混沌魔神之躯,但神魂早已臻至合道圣境,眼界、修为皆非昔日可比。
这一点,无人能否认。
但他未曾料到,平心竟如此轻视于他。
此事确有前因。
当年封神一役,准提不顾颜面亲临战场,布下十方菩提大阵,接连度化数位圣人门徒。
诸圣震怒,急报通天教主。
于是上清宫降谕,云霄等五位准圣携先天五方旗与太极图而出,在外反设“先天五方五色五德旗门大阵”,以太极图为镇压中枢,竟将准提困于阵心,震动洪荒。
那一战,世人方知:纵非圣人,若有至宝辅佐,准圣亦可压制圣者!
自此之后,准提威名蒙尘,每每被人提及,总绕不开那一役的败绩。
而碧游宫五仙之名,则愈发光耀,成为千古传说。
鸿钧素来不屑佛教二圣,可眼下,他们却是最顺手的利刃。
嫌归嫌,好用便是硬理,远胜那些桀骜不驯的玄门弟子。
心中怒火升腾,他这一具化身乃合道级数,情绪波动即引动法则潮汐。
刹那间,混沌翻涌,狂澜如球形炸裂,向八荒扩散而去,气势惊天。
佛教二圣尚能稳住身形,毕竟已证天道圣位。
可佛门三大尊者却难以为继,弥勒与大势至只得紧贴如来,借其法相庇护,才勉强站稳脚跟。
佛教双圣抬眼望向彼方,只见十二亚圣神色如常,丝毫不为鸿钧的气息所动。云霄声音冷冽:“诸位道友,速离此界,否则休怪我等出手无情。”她何须顾忌鸿钧?又何须理会佛教双圣与佛门三大巨头?
此前在小世界中,众大能看得分明——鸿钧那具化身,连自己是否天道圣人都不愿承认。既然如此,云霄自然无需退让半步。
面对这般气势,佛教双圣先是惊愕,继而心生赞叹。玄门弟子竟如此不惧威压,这份胆魄,令人艳羡!
可又能如何?
终究不是自己的传人。
反观自家三位佛门领袖,若此刻站在鸿钧面前的是他们,恐怕唯有如来尚能开口应答。其余二人,怕是早已战战兢兢,不敢言语。
哪像这十二亚圣,人人眼中燃火,似欲一战!
那是鸿钧道祖啊,境界之高,远超凡圣想象。
但他们毫无怯意。
这便是道心坚定的表现。求道之路漫长艰险,若处处畏缩,寸步难行。
两位佛教教主心中悄然浮现一句:“玄门这十二人,个个皆有成圣之资。”
再看佛门一方,对比之下,不免失落。
那边的辈分清晰明了,除孔宣外,其余皆出自碧游宫,传承井然有序。既有捧剑四仙子这般核心支柱,又有三只猴子这样的后起之秀。统军之人源源不断,何愁无人扛旗?
而自己这边呢?
如来之后,谁堪继任?尚无一人显现锋芒。
佛教双圣心头骤然沉重。
他们心底其实希望——鸿钧能将这十二亚圣尽数抹去。
那样,佛门的压力便会减轻许多。
但这念头只能深埋神魂,绝不可宣之于口。
否则,佛门在洪荒之中,再无立足之地!
云霄一声清叱:“十二都天神煞大阵,起!”
刹那间,十二道玄光冲天而起,交织成阵,将十二亚圣牢牢护住。
鸿钧冷笑:“不过是些微末伎俩。”
这大阵虽源自巫族古法,经通天改良而成,但即便召唤,也只能召出其元神投影。若是通天真身亲至,鸿钧或许还需谨慎应对——毕竟他如今这具肉身尚未得天道认可,实为混沌魔神之躯,面对真正的通天,绝不敢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