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自己好歹是大圆满之身,若他人皆已超越,岂不显得寒酸?
多难堪!
本不愿启齿,可太上的进境实在骇人。当初太上不过初入十二重天,按理还需借助大功德渡劫,六圣空位本就是为他准备的机缘。
谁知他未用半分外力,自行突破不说,竟一口气冲到第七重天!
这还能叫修炼?
分明是乱了规矩!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差距之大,近乎绝望!既然已被打击至此,再多听一句又有何妨?
元始咬牙,非要探个究竟不可……
他敢问,通天便敢答。
其实并无隐瞒必要。
圣人本应超然物外,不在乎高低上下。但如今情势不同,盘古四圣之中,谁的根脚、悟性、气运都不弱于自己。
尤其关键的是——大家几乎同时证道。严格论来,通天与平心尚在自己之后迈入圣境。
可眼下,二人皆已反超。
元始怎能不问?
“平心道友比太上师兄略高一线。”
“她如今已是天道境圣人第八重天。”
呵!
元始心中冷笑连连。
太上已让人震惊,平心更是凌驾其上!
“简直是骇人听闻!”元始心头一震,六道轮回尽在平心掌握之中,那是真正执掌天地循环的存在。这般修为,已超乎寻常认知,哪怕通天如今展现出更惊人的境界,似乎也不再难以置信。
元始深吸一口气,终于将藏在心底的问题吐出:“师弟,你的道行到了何等地步?”声音微颤,并非恐惧,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波动。他曾与太上、通天同出一源,若差距越拉越大……
他不愿多想。
可问题必须问出口,没有目标,修行之路便如黑夜行舟。“我的境界略快一步。”通天淡然一笑,“如今已在天道境第十一重天。”
寂静。
元始瞳孔猛然收缩,一股寒意自脊背升起。他早知通天进步神速,却未曾料到竟已达此高度。这才多少时间?一步登天也不过如此!
荒谬吗?可转念一想,太上的突破难道不令人咋舌?自己的进境,在外人眼中岂非也是奇迹?
倘若佛教那两位圣人得知他们几人的成长速度,恐怕连站都站不稳。
元始忽然笑了。他之所以觉得缓慢,只因身边站着的是盘古四圣。放眼洪荒,谁又能与他们比肩?便是鸿钧知晓,也会动容。
心中阴霾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豪情与欣慰。盘古四圣越强越好!若有朝一日通天踏入合道境,面对鸿钧的大因果劫数,他们也将无所畏惧。
元始胸怀广阔,谋的是万古大局。纵然自己目前居于四圣末位,略有不甘,但见整体之力日益鼎盛,喜悦仍油然而生。
这时,通天继续说道:“太上师兄已在地仙界执掌治世之主权柄。”
“平心道友也已统御轮回。”
“地仙界天道复苏,已达天道境第八重天。”
“眼下亟需圣人之力稳固根基。”
元始眉头骤然紧锁:“治世之权我懂。”
“但太上师兄此举,是否太过仓促?”
“那治世之主本就是他的命格所定,命中注定之物,迟早归其所有。”
“何必急于一时,而不去争夺更高的位置——天道掌控者之位?”
天地权柄分明:合道者为天道主宰,元始为创世之主,太上掌治世,通天司毁灭,平心主轮回,女娲司造化。
除合道者与造化之主外,其余四大权柄皆属盘古四圣固有。无论太上是否亲自证道,治世之权终归于他,不会旁落他人之手。
既然如此,何不分出精力,合力冲击那最终极的“掌控者”之位?
这才是元始不解之处。
通天面色凝重,“师兄,鸿钧的力量变强了!”
他将五大至尊法则汇聚于洪荒、借此突破合道境壁垒之事一一道来,又提及鸿钧正借助天道化身重塑圣体,言语间透出紧迫。
“什么?!”
元始猛然一震,喜悦顿时烟消云散。
他曾以为盘古四圣已今非昔比,尤其是通天、平心与太上三位天道境大能,足以对鸿钧形成压制之势。可现实却是——己方虽强,对方亦未止步。
合道境的门槛竟被抬高三倍!
那是凌驾于天道十二重天之上的境界,如今竟再度拔升!元始只觉寒意自脊背升起,仿佛苍穹压顶,难以喘息。
通天语气平稳:“眼下局势,太上师兄当务之急是先夺治世之主权柄。”
“即便他在地仙界成就天道掌控者,也不影响后续回归洪荒争夺权位。”
“有了地仙界的根基,时机成熟便可出手。”
“一旦成功,鸿钧之力自然被分而削弱。”
元始缓缓点头。
这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
天道权柄越分散,每位圣人所得越多,鸿钧所能调动的本源便越稀薄。玄门诸圣的压力随之减轻,仿佛前路豁然开朗。
通天轻笑:“师兄,别落下太远啊。”
“咱们四人,终究都得踏上天道境才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