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之外,景象豁然开朗。
一条以某种青色条石铺就的街道向前延伸,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与宅院,形制古朴,多以木石结构为主,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虽历经风霜,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
往来行人络绎不绝,身着各式袍服,有宽袖长衫,亦有劲装短打,服饰风格隐约带有古风,却又自成体系。
真正让林默和璇玑子心中微凛的是,这街道之上,无论是挑担叫卖的贩夫走卒,还是步履匆匆的行人,身上大多萦绕着或强或弱的能量波动。
虽然绝大多数都只在炼气、筑基期徘徊,远未到辟谷或长时间御空的程度,但“人人皆有修为在身”这一现象。
已然说明了此界修行文明的普及程度远超神州,甚至超过了联盟目前整合的大部分世界。
“灵气充裕至此,即便是资质平庸者,常年累月生活于此,引气入体、强身健体也非难事。”
璇玑子传音感叹,目光扫过人群,如同平静的湖面,不起波澜,却将一切尽收眼底。
“此界根基,果然深厚。”
林默亦微微颔首,他的神识更为敏锐地感知着周围能量的细微差别。
除了普遍存在的真元灵力波动外,他还察觉到一些不同的气息。
有的中正平和,带着书卷之气;
有的肃杀凌厉,隐含金戈铁马之意;
还有的浩大堂皇,仿佛与某种庞大的集体意志隐隐相连。
正思忖间,前方人群微微分开,一名身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儒衫、头戴方巾的书生缓步走来。
他面容清癯,手持一卷书册,眉头微蹙,似在思索着什么难题。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体内那毫不掩饰的能量核心,一团凝练而活跃的元婴之力,其能量层级赫然达到了元婴中期乃至后期的水准!
但奇怪的是,与这身元婴期修为极不匹配的是,这书生的肉身气血,在林默和璇玑子的感知中,却显得颇为“孱弱”。
并非病态的虚弱,而是相对于他元婴期的能量修为而言,其体魄的强度,大概只相当于筑基期的炼体修士,甚至有所不如。
这种“重神轻体”的现象,在神州修真界是极为罕见的,通常被视为根基不稳。
那书生对周围投来的或敬畏、或羡慕的目光也恍若未觉,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与林默二人擦肩而过。
“元婴修为,肉身却如此……奇特。”林默传音道,带着一丝探究,“此界的修行之路,似乎与我们熟知的有不小差异。”
璇玑子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大道三千,各有所长。看来,这破碎的灵界碎片上,为了在规则不全的环境中求存、求进,演化出了不少别具一格的路径。且寻一处人多眼杂之地,听听此地风土人情。”
两人随着人流,来到一处临街的酒馆。
酒馆招牌上书“迎仙居”三字,笔力虬劲,隐隐有灵光流转。
进出之人三教九流,既有气息彪悍的武者,也有文士打扮的修士,颇为热闹。
步入店内,一股混合着灵谷饭香、灵兽肉脯以及淡淡酒气的味道扑面而来。
店堂宽敞,摆了十几张黑漆木桌,此刻已坐了七成客人。
跑堂的小二身手矫健,竟也有筑基期的修为,端着托盘在桌椅间穿梭,步履轻盈。
林默和璇玑子寻了个靠窗的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点了一壶此地招牌的“青灵酿”,几碟用本地灵植、兽肉制作的小菜。
酒菜很快上来,青灵酿入口清冽,蕴含的灵气虽不算浓郁,却别有一番风味。
他们看似在自斟自饮,实则神识早已如无形的蛛网般悄然蔓延开来,捕捉着酒馆内各处的交谈声。
嘈杂的声浪中,有用的信息被迅速筛选、提炼。
“……听说西边‘黑风山脉’那边的空间裂缝最近又不稳当了,巡防司已经加派了人手,可别让那些鬼东西溜过来才好。”一个腰间佩刀、气息在金丹初期的汉子压低声音对同伴道。
“有‘镇岳军’守着,应该出不了大乱子。前年那次小型魔潮,不也被王将军带兵剿灭了?”他的同伴,一个穿着皮甲的男子回应道,语气中对那“镇岳军”颇有信心。
“‘镇岳军’自然是厉害的,那可是直属王朝的边军,修炼的都是顶尖的兵甲战阵之道。不过,那些‘邪魔’杀之不尽,实在烦人……唉,都是上古那场大战造的孽啊。”
佩刀汉子叹了口气,饮了一大口酒。
“邪魔”、“上古大战”,这几个关键词让林默和璇玑子心中一动,这与玄玑真人所言隐隐对应。
这时,旁边一桌几个文士打扮的人交谈声也传了过来。
“李兄,此次‘文心阁’大考,你可有把握?听闻此次主考官是翰林院那位以‘言出法随’闻名的周大儒,若能得他青睐,引动王朝文运灌体,凝结‘文胆元婴’便指日可待了。”
一个年轻些的文士对居中一位气度沉稳的中年文士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