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阴茧之锁 > 第374章 静默博弈中的锋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还以“事关重大,需全村公议”、“待秋收后资源盘点完毕再详谈”等看似合理的理由,巧妙地拖延正式答复,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利用这段时间,他通过沈心烛那如蛛网般细密而强大的情网,持续观察联盟与其他势力的互动,就像一位敏锐的观察者,不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细节;观察其承诺的初步执行情况,如是否真有先遣小队在清扫周边威胁,就像在检验一颗果实是否真的成熟;以及其内部是否有针对桃源村的争议声音,就像在倾听一场暗流涌动的辩论。

与此同时,他立即下令提升村庄的警戒等级。基于沈心烛通过动物侦察发现的薄弱点,村民们如同勤劳的工匠,加固围墙,让那原本脆弱的防线变得更加坚固;增设隐蔽了望哨和魔法报警陷阱,如沈心烛布设的灵纹警戒线,就像在村庄周围编织了一张无形的大网,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感知。组织民兵日夜轮训,演练依托地形的巷战和撤退方案,就像一群勇敢的战士,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最充分的准备。

沈心烛则将重点放在监控威胁势力的动向上。她派出的灰隼,如同天空中的侦察兵,紧盯着对方营地炊烟数量的变化,以此判断兵力的增减,就像通过观察云朵的变化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林地鼠则像灵活的小间谍,尝试接近对方的物资存放点,了解战备情况,就像在探寻敌人的秘密宝藏;而她自己的灵力感知,则专注于探测是否有高阶施法者或潜行单位靠近的迹象,就像一位敏锐的哨兵,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危险。她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争取更多的预警时间,为村庄的安全赢得宝贵的先机。

对于影蛇那阴险的刺杀企图,李豫选择了“不点破但强势威慑”的策略。当影蛇使者离开时,其坐骑鞍鞯内被悄然放入一枚桃源村特制的、难以解除的追踪符咒,那是沈心烛精心制作的杰作,附上无字的精钢铁片,这是李豫示意的结果。这一举动,就像在黑暗中发出了一声响亮的警告,传递出明确的信息:你们的把戏已被识破,我们有能力追溯并反击,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不敢轻易造次。

李豫与沈心烛的协作,就像是一场完美的交响乐。沈心烛的情报星象预警、动物发现、灵力感知,如同一个个精准的音符,为李豫的推演提供了坚实、多维度的基石,使他对动机的判断和利弊的权衡绝非臆测,而是基于实实在在的情报和分析。

而李豫的战略框架,则聚焦于长期风险,他像一位严谨的建筑师,设定验证门槛,明确防御原则,为沈心烛的情报收集指明了最关键的标靶和方向。让她的每一次侦察、每一次感知,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意义。

他们的“不立即回应”策略,绝非怯懦的表现,而是在风暴眼中刻意维持的静默。就像一位高明的棋手,在等待最佳的时机,以时间换取更清晰的视野,以验证过滤虚假的橄榄枝,以坚实的防御迫使豺狼权衡扑咬的代价。

他们在沉默中编织着一张无形的网,这张网如同一张巨大的保护罩,笼罩着桃源村。他们静候着真正值得托付的盟友的出现,就像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到来;或者磨利足以斩断任何觊觎之爪的刃锋,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不敢轻易靠近。

李豫深知,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关乎村庄的生死存亡。于是,他通过加密信使,小心翼翼地发送邀请,选择一处中立地点——位于两国边境的废弃古寺“静心院”。这个地点远离双方势力范围,就像一片宁静的净土,确保了会谈的公平性。他还提前声明,会谈旨在促进和平合作,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和平的明灯。

在会谈前三天,沈心烛如同一位神秘的魔法师,于古寺周围布设“九转锁灵阵”。此阵法覆盖整个区域,就像一个巨大的透明罩子,能屏蔽所有外部灵力探测、防止窃听和传送法术。阵眼设在古寺中央祭坛,由沈心烛亲自掌控,阵法运行时散发微弱蓝光,就像夜空中闪烁的神秘光芒,干扰任何未授权灵力波动,让一切试图窥探的企图都化为泡影。

李豫在会谈前闭关七日,他将自己关在一个安静的小屋里,专注于提升“金刚护身诀”。他通过冥想和实战模拟,不断增强灵力护盾的强度与持久力,就像一位锻造师,在锤炼一件无比坚固的铠甲。护盾修炼完成后,呈现金色光晕,覆盖全身,可在瞬间激活,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甲,让他在面对任何危险时都能从容不迫。

沈心烛在古寺外围布设“灵力感应陷阱”。陷阱由符文石组成,隐藏于地面和墙壁,就像一个个隐藏在暗处的卫士,能检测异常灵力活动,如刺客的潜行法术。一旦触发,陷阱会发出无声警报,直接反馈到沈心烛的灵识中,就像在她的脑海中敲响了一记警钟,并激活初级防御机制,如小型灵力屏障,为古寺增添了一份安全的保障。在这场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博弈中,他们正以自己的方式,为桃源村的未来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