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齐声附议:“对!冲我们来还行,冲娘子不行!”
四个壮汉来到摊前,其中领头的朝孟鸢看一眼:“这位小娘子,就是你拒了我们掌柜?”
语气不算恶,却带着压人气势。
孟鸢洗净的手擦都不擦,直接抬头:“我卖的是吃食,不是卖身。”
队伍:“对!”
壮汉脸一僵:“掌柜的只是想请你进酒楼。”
“我不愿。”
壮汉试图摆出威势:“你这摊子若坚持摆,掌柜的可以不客气。”
苏明往前一步:“不客气?那你们客气看看。”
临安捏着书袋,紧张到手心全汗:“你们……你们不能欺负嫂嫂。”
壮汉看他瘦瘦小小的,冷笑:“你是哪家的毛头小子,也配说话?”
这话才落,队伍里“嘘——”一声。
那“毛头小子”的名号,在整个书院可是响的,是那个被夫子夸、被知县留意的小童生。
苏明挑眉:“你骂错人了。他若是不配,那你们福来居配什么?”
壮汉当场变脸。
另一个壮汉伸手就要去推孟鸢的摊子:“别磨叽——”
“——你敢动一下试试。”
一个声音,从人群后面冲出来。
是赵子昂,手里拿着半截竹竿。
他冲上前把竹竿一横:“娘子的摊子,是我们书院的命根子!你敢动她摊子,我先动你!”
后头一群书院生立刻冲出来——
十几个人,抱书板的、抡竹简的、拿算盘的,全都站成一排。
排得不直,可一个个脸都绷着劲。
壮汉们都愣了:“你们这是……要造反?”
“不是造反!”
“是护食!”
“娘子的吃食,我们吃着心安!”
“你们砸她摊子,就是砸我们读书的心!”
这话说得奇怪,可莫名有道理。
壮汉们居然被这群半大孩子的气势压得退了半步。
婆子也冲上来,撸起袖子:“我这双胳膊揉面十年,你们哪个敢靠近?!”
大汉接着吼:“娘子给我吃牛筋,我欠她情,你们敢动她我跟你们拼命!”
小孩也跟着喊:“娘子给我吃鸡腿,我也站她这边!”
巷子一时间乱得热血沸腾。
孟鸢看着,心里有点小意外。
她平常不爱热闹,却没想到这群人会为她站这么齐。
壮汉们没想到“砸摊”会变成“围殴他们”,脸色明显难堪。
领头壮汉咬牙:“姑娘,你别以为有人护着你,你就能——”
孟鸢忽然抬手,把刚煮好的葱烧牛筋盛一碗,放在他跟前。
壮汉:“……?”
她淡淡:“你先尝。”
壮汉愣住:“我来砸摊,你给我吃?”
“砸摊的嘴,也能尝味道。”
队伍哄笑。
壮汉脸色涨红,终究还是拿起筷子夹了一块。
那牛筋入口,是硬里透软,酱香深,葱味提,香得他心神一晃。
壮汉立刻抿住嘴,怕露馅。
偏偏眼尾还是泄了味。
孟鸢轻声道:“我做吃食,不欠酒楼。你们要吃,我卖。你们要砸,我换地。
你们掌柜要谈,让他把嘴放干净些。”
壮汉握着碗,一时没了话。
队伍也都看着他,看他还能说什么。
他最终把碗还回来,闷声道:“我回去告诉掌柜。”
几人离开时,谁都没敢推摊子,更别说碰孟鸢一下。
巷子里逐渐安静,随后——
炸开了。
“娘子!!你太厉害了!”
“娘子!你那碗牛筋给得好!”
“吓死我了,我以为要打起来!”
“娘子你别换地,就在这里,我们护你!”
孟鸢没有回应这些激动的夸赞,只是淡淡收摊。
等把最后一块布折好,苏明忽然靠过来:
“娘子,眼下风头刚过,他们会暂时收敛,可不会罢手。”
孟鸢轻声:“我知道。”
临安紧握书袋:“嫂嫂……你别搬走。若你搬走,我……我不知去哪吃。”
孟鸢看着他,忽然揉了揉他那紧绷的小手:“放心。
摊子不搬。”
书院生在后头齐声应:“对!不搬!”
可就在这时,一辆不属于清水镇的马车停在巷口。
黑漆车身,银纹描边,车帘上绣着不属于小地方的纹案。
所有人愣住。
车帘掀开,一个干干净净的少年下车,眉目清俊,气度不凡,一看就不是镇上的人。
他扫了孟鸢一眼,然后缓缓开口:
“请问,做葱烧牛筋的,就是您?”
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点京里官人的稳气。
巷子瞬间安静得可怕。
苏明低声:“娘子……这怕是上头的人。”
孟鸢的指尖轻轻一顿,眼底有光一闪而过。
……
众人盯着那辆“显然不是清水镇级别”的黑漆马车,眼神一个比一个紧。
京里来的少年一脚踏下车,靴尖干净得能照出影子。
他周身气度与镇上读书人完全不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