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庶女的亡者清单 > 第55章 香断时,她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香断时,她来了。

夜风穿堂,吹得檐角铜铃呜咽作响。

林晚昭从申辩台上归来,唇角那抹黑血尚未拭净,像是冥冥中刻下的印记,幽幽泛着暗光。

三盏魂灯在她房中摇曳不定,忽明忽暗,仿佛有无数亡魂在灯芯旁低语争执。

烛火映着她苍白的脸,一双眸子却亮得惊人,如同寒潭深处沉眠的星。

沈知远守在榻前,银针在烛下泛着冷光。

他指尖微颤,却稳如磐石,一针一针刺入林晚昭十指指尖,逼出体内残毒。

血珠滚落瓷碗,竟呈墨黑色,触之即凝,腥臭扑鼻。

“你撑不住了。”他声音低沉,眉宇间压着焦灼,“这毒侵骨入髓,不是寻常药石可解。”

林晚昭闭目不语,意识已半沉入混沌。

可就在将坠未坠之际,一道熟悉的声音,如雾般缠绕耳畔——

“……谱缺三页,但最毒的……在你骨里。”

是母亲。

她猛地睁眼,瞳孔骤缩,冷汗浸透中衣。

那声音清晰得不像幻觉,是临终前未能说完的遗言,如今终于完整落下。

“红绡!”她强撑起身,嗓音沙哑如裂帛,“取香灰来!裴昭焚毁的那枚香丸残烬,我要它!”

红绡疾步而去,不多时捧来一只青瓷小盒。

林晚昭以魂灯灼之,火焰幽蓝跳动,灰烬竟在热力中缓缓浮起,凝聚成几道扭曲符纹——与《冥音谱》上所载“闭魂术”旁的禁咒图样,分毫不差!

陆九音不知何时立于窗畔,白须微颤,凝视那浮空符纹良久,才缓缓开口:“这不是香……是‘锁魂咒’的载体。日日燃,便日日蚀你血脉。你母亲当年逆天改命,为你瞒下生辰,便是为了躲这一劫。可如今,他们还是寻到了你。”

林晚昭指尖发冷。

原来如此。

裴昭每月初七焚黑香,美其名曰驱邪,实则是借香火之力,激活刻于她命格中的咒印,一点点磨灭她的听魂之力,甚至……将她变成活祭。

她冷笑,眼底燃起幽火:“他要我死,却不知,死人才是我最亲的知己。”

消息传开不过半日,城中已沸反盈天。

裴昭震怒于民间“信妖女”风潮,连夜命人伪造林晚昭生辰簿,宣称其“生于阳日,岂能通冥”,更派差役强拆城南石碑——那块百姓自发立下、刻着“听魂者林晚昭”五字的青石碑。

石碑未倒,林守仁却已率林家私兵列阵碑前。

这位一向摇摆的林家长老,此刻挺直脊梁,手持族令,声如洪钟:“此碑乃林氏血脉正统之证!谁敢动它,便是与整个林家为敌!”

百姓亦从四面八方涌来,手挽着手,肩并着肩,默默结阵守护。

有人跪地焚香,有人低声诵念林晚昭曾安抚亡魂的事迹。

人群如潮,无声却汹涌,挡在差役之前,寸步不让。

当夜,月隐云深。

林晚昭亲至碑前设坛,素衣赤足,将母亲遗留的断音匣置于香炉之上。

那匣中封存着最后一段未能传出的魂语,如今,她要用骨笛唤醒它。

她将白骨短笛轻贴唇边,吹出《安魂引》曲调。

笛音清越,如泉漱石,又似风穿松林。

第一声落下,天地骤然寂静;第二声响起,碑面竟渗出殷红血珠,缓缓流淌,汇聚成字——

阴年阴月阴日。

六字如刀,刻入青石,也刻入人心。

围观者无不跪地叩首,老者泣不成声:“天意昭昭,岂容篡改!”

就在此时,沈知远悄然现身,手中捧着一幅新绘长卷。

他命人连夜摹印百份,张贴全城——《毒香三证图》。

图中红线纵横,勾连胡药师所绘药炉结构、香灰成分分析、林母遗方解毒路径,最终直指裴昭书房旧位——那张曾日日焚香的紫檀案几。

更有老仆颤声作证:“裴大人每月初七必焚黑香,说‘驱邪’,实则……是从不让人近前。”

童谣再起,街头巷尾传唱不休:

“裴侍郎,心如蛇,焚香毒女不认她。

假簿拆碑掩天话,怎遮百姓眼中沙?”

风起云涌,民心如潮。

而林府深处,林晚昭静坐灯下,指尖抚过骨笛纹路,眸光幽深似渊。

这一局,才刚刚开始。第56章 骨笛引冥

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

城西鼓楼孤峙于京都西隅,年久失修的飞檐下悬着一盏残破风灯,随风摇晃,影子在青石阶上拉得细长,像一道未愈的伤痕。

林晚昭赤足踏上最后一级台阶,素衣被夜风掀起,露出脚踝上那道陈年烫疤——是王氏当年用香烙下的“庶女印记”。

她低头看了一眼,嘴角微扬,竟似笑出了几分快意。

“他怕了。”她轻声道,声音很轻,却像刀锋划过冰面。

红绡三日前潜入裴府,险些被巡夜护院发觉,靠着一包迷香与旧日仆妇掩护才逃出生天。

带回的消息却如惊雷炸响:裴昭近来夜夜焚香,香炉底刻“镇魂”二字,且所用香丸已非寻常黑香,而是混入人血骨灰炼制的邪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