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天宗圣坛之上,张道源重瞳中映出岭州烽火。
“古尘。”
他唤来座下首徒,取出一卷紫气缭绕的经文:
“此《平乱诀》乃上古圣王所遗,今日授你。当引八百门徒,平定妖氛。”
古尘展开经卷,但见其中字字绽放清辉:
字化作甘露,可净化魔气。
字变作利剑,能斩破虚妄。
字结成罗网,可缚拿妖邪。
三日后,八百圣徒白衣胜雪,持经卷、捧玉尺,如一道清流汇向岭州。
所过之处,魔氛尽散,民心渐安。
在古尘引八百圣徒如清流东来之时,于某一处山谷中,王举正贪婪地汲取着岭州方向骤然升腾的混乱道韵——这是韩磊起兵与圣徒平乱交织而成的资粮。
不过片刻,王举修为节节高攀,便已恢复至四境巅峰。
无天魔丹也恢复到了之前的八成左右。
……
“主上,打探清楚了,是圣人门下的大贤古尘统领八百圣徒,清除魔氛,打算平复岭州乱象。
“他有一卷真经,名为《平乱诀》,似乎是古之圣王的功法,传闻修得此经能镇压一切霍乱。”
苏慕遮禀报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她照见无遮的神觉虽能窥见天机碎片,但在那紫气缭绕的《平乱诀》面前,亦感到一股被秩序压制的滞涩。
王举抬手轻抚无天魔丹,丹体流光溢彩,遮天蔽日,颤动间将两人隔绝于世间因果之外。
“平乱诀,我知此经,传闻此经乃圣王秩序之道的神粹凝结,其效非凡,对魔道而言,更是天然的克制之器。”
“修此经者,仁心化甘露,所过之处,能净化怨煞,消融魔气。”
“义理作利剑,可斩破虚妄,直指本源,使人道心动摇,兵败如山倒。”
“礼法结成罗网,能镇压地脉,缚拿妖邪。”
“张道源果然得天独厚,一出手便是如此立道之器,意图以秩序之典,彻底将岭州的混乱熨平,断我资粮。”
王举冷笑一声,眼中杀机如星辰般骤然爆发。
“然,吾混沌之道,无法无天,便要以乱破序。欲平乱者,当先入乱。”
“古尘,必除。”
古尘身负七十二贤之一的命格,又执掌如此重器,若任其施为,岭州的乱象将很快被压制,天魁星韩磊的起兵将胎死腹中,自身刚刚恢复的修为亦会再度停滞。
不过,要根除此人,却不能亲自动手。
在大乾,若暴露位置,引来张道源,以自己现在的情况,还真不一定是其对手。
故而,只能出谋划策,暗中协助,让手下人动手。
不过,好的一点是,他可以确定,张道源亦不会亲自出手。
张道源所修,乃是秩序之圣道,其核心在于“教化”、“立德”、“立言”,旨在建立文明与稳定的秩序。
圣人立道,讲究循序渐进,以德服人。
即通过门徒、典籍、教义来平息混乱,证明秩序的可行性。
若他亲手去对付比自己弱小的魔将、诛灭叛贼,岂不等同于承认圣道的教化无用。
以力破道,反而污了他的圣名,如此一来,或许天道对他的眷顾都会动摇。
……
王举遥望岭州,眸中唯有深邃的混沌之思。
“圣道立序,必择正大光明之途。然,秩序亦有盲区,阴诡之术,当为乱道之根基。”
他深知,古尘携《平乱诀》东来,犹如紫微星动,不可力敌,唯有借势、借因、借地,方能杀生度厄。
王举又唤地隐星仇英过来。
“尔精于藏匿,今授尔蚀心浊毒,与炼毒之法,速往清溪河源头投毒。
仇英身形如雾,领命遁去。
清溪河,乃岭州水脉之枢。
仇英以地隐之术潜于水底,以王举所授炼道法门,将毒融入河水。
此浊气不伤凡躯,却能污染浩然正气。
三日后,古尘引八百圣徒至河畔,以仁心净水而饮。
殊不知,仁字甘露所净化的只是表层污秽,对于已融入水脉的混沌浊气,竟无从察觉。
八百圣徒体内,浩然正气与污浊之气交织,道基已然驳杂。
王举旋即召来天魁星韩磊与照见无遮苏慕遮。
“伏龙涧,地势如束,乃天生之绝阵。韩磊,尔以王师之势,听从慕遮之导,于涧中筑杀生之阵。不需玄奥道法,但求人马合一,铁血无情。”
韩磊本就是王者命格,听闻此言,知道要杀人,顿时血性贲张:“遵圣佛法旨!”
苏慕遮身负神觉,能窥见未来片段,她以玄微观照法,避开天机,为韩磊指点伏龙涧中的每一处阵眼、伏兵、杀机。
韩磊调集其最精锐的五千叛军,连夜入涧。他们不施展魔道,只以凡人之法:于高坡垒巨石,于谷底埋尖桩,以战阵之法,构筑一座铁血杀伐的凡人战阵——《血煞伏龙阵》。
古尘觉察到清溪河后,圣徒们的气息略有不稳,心中已有警惕。
然,他推演天机,所见唯有凡俗之乱,并未见魔道巨擘现身。为尽快平乱,他毅然引八百圣徒直奔叛军盘踞的伏龙涧。
一入涧,景象顿变!
五千叛军齐声怒吼,血煞之气冲霄而起,无数巨石滚落,箭矢如雨。这纯粹的凡人杀伐,远比虚无缥缈的魔气更具真实的压迫感。
古尘面色沉静,“礼!”
他一声清喝,《平乱诀》中“礼”字腾空,化作一片庄严肃穆的罗网。
此罗网旨在规范秩序,平息战乱,欲将五千叛军缚拿,以圣人之礼教化之。
然而,这正是王举所设的陷阱!
叛军血煞战阵乃是凡俗之序,古尘以圣人之礼镇压凡俗之序,道途相悖,礼字罗网非但未能建功,反而被凡人战阵的反作用力反弹!
罗网收缩,反将八百圣徒困缚于狭小的涧中!圣徒们不得不分出心神抵御巨石和箭雨,秩序之道陷入凡俗之乱的泥潭。
此刻,杀机至极。
“义!”
古尘再喝:“圣贤行义,当斩世间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