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养性几乎是飘着走出乾清宫的。殿外秋夜的冷风如同冰水泼面,让他激灵灵打了个寒颤,也让他被擢升之喜和皇帝威压搅得一团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他下意识地紧了紧并非常服的普通棉袍——为这次秘密觐见,他特意换下了显眼的飞鱼服——随后加快脚步,身影迅速没入宫墙投下的浓重阴影之中,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向着宫外,向着那座令百官闻之色变的森严衙署——锦衣卫衙门,特别是其中的南镇抚司而去。
他没有回自己的私邸,甚至没有去锦衣卫大堂点卯亮相。皇帝的命令是“即日”,是“秘密”,他深知此事关乎身家性命,必须雷厉风行,且不能大张旗鼓。他直接绕到衙署后巷一处不起眼的侧门,这里是他的心腹值守之地。对过暗号,铁门悄无声息地滑开一道缝隙,骆养性闪身而入,沉重的铁门在他身后迅速合拢,隔绝了外界。
南镇抚司,虽名义上与北镇抚司并列,掌刑名、军匠之事,但在魏忠贤权势熏天的这些年,其实际职能已被东厂和北镇抚司不断挤压,颇有些边缘化。然而,这里毕竟是锦衣卫体制内的重要一环,衙署依旧森严,尤其是在这深夜,更是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沉寂与阴冷。
值夜的锦衣卫力士见到他突然出现,皆是一惊,待看清是他,更是看到他手中那枚刚刚到手、还带着皇帝体温(或许是心理作用)的南镇抚司铜印和任命手谕(非正式圣旨,但足以证明)时,更是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地行礼,口称:“参见指挥使大人!” 称呼已然改变。
骆养性面无表情,只是微微颔首,沉声道:“即刻起,南镇抚司内外戒备,没有本官手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去,将所有今夜在衙的掌刑、理刑百户,以及所有总旗、小旗,全部唤至二堂议事。记住,要快,要静!”
“是!大人!” 力士领命,如同鬼魅般迅速消失在廊道阴影中。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南镇抚司二堂内,十几名中下层军官已然齐聚。他们大多睡眼惺忪,衣衫不整,显然是从睡梦中被紧急唤起,脸上带着惊疑不定之色。当看到端坐在主位之上,面色沉静如水,手指无意识摩挲着那方新鲜出炉的南镇抚司大印的骆养性时,所有人都是心头一紧,睡意全无。
骆养性没有多余的寒暄,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堂下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本官蒙陛下信重,自即日起,实授锦衣卫都指挥使,掌南镇抚司印,总揽卫务。”
他刻意停顿,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只见堂下众人神色各异,有震惊,有狂喜(多是骆家旧部或与他关系密切者),有茫然,更有几人眼神闪烁,明显是在急速思考这突如其来的权力变更意味着什么,背后是否有魏公公的默许或是新一轮倾轧的开始。
骆养性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冷笑,继续道:“陛下有密旨,着本官整顿卫务,遴选忠贞干练之士,以备大用。”他没有透露具体任务,但“陛下密旨”、“忠贞干练”、“以备大用”这几个词,已足够引起所有人的重视和遐想。
“以往,卫中或有积弊,或有不得已之处。”骆养性话锋一转,语气带着敲打,“然,自今日起,南镇抚司,乃至整个锦衣卫,需上下一心,唯陛下之命是从!过往种种,本官可暂不追究,但若今后再有首鼠两端、阳奉阴违,甚至吃里扒外者……”
他猛地一拍案几,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瘆人:“休怪本官不讲情面,镇抚司的刑具,正好许久未曾开张了!”
堂下众人齐齐一颤,连忙躬身应道:“卑职等谨遵大人号令!唯大人马首是瞻!”
初步的震慑目的达到,骆养性语气稍缓:“当下,有一件紧要差事,需即刻去办。本官要在卫中,遴选一批绝对可靠、身手不凡、且对陛下忠心不二的精锐之士。人数不需多,三十人足矣,但要的是以一当十的尖子!”
他看向堂下一位面相精干、目光沉稳的掌刑百户,此人名叫赵靖,是他骆家较为可靠的旧部之子,能力不俗,且背景相对干净。“赵靖。”
“卑职在!” 赵靖立刻出列,抱拳躬身。
“此事由你总负责。”骆养性下令,“你即刻调阅南镇抚司以及你权限内可查的锦衣卫所有力士、校尉、乃至将军的档案。重点排查:第一,身家清白,与朝中各部大臣、特别是与魏……与宫内某些权阉关联不深者;第二,入职三年以上,熟悉卫中事务及京城三教九流,有实际侦缉、护卫经验者;第三,身手敏捷,尤擅拳脚、弓马、短兵相接者,最好有军中服役或边镇历练背景;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查其过往言行、交际,寻那些平日不甚合群、或因不懂逢迎而不得志,但骨子里存有忠义之气,或至少是懂得审时度势的聪明人!”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优先考虑那些有家小在京,或有明显把柄易于掌控之人。记住,宁缺毋滥!初步筛选出六十人名单,连同其详细履历、擅长、性格分析,明日子时前,密报于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