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 第103章 东江悬刃 登莱落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0094 章 东江悬刃,登莱落子

文华殿内的檀香袅袅不散,烛火跳跃着映在巨幅辽东舆图上,将那片孤悬海外的皮岛映照得格外醒目。朱由检背对着孙承宗,指尖死死按在舆图上的东江镇区域,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语气里压抑着浓烈的怒火与无奈,像是积蓄了许久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孙师,您瞧瞧这皮岛,瞧瞧这东江镇!” 朱由检猛地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孙承宗,声音里带着难以遏制的激动,“方圆不过百里,多是礁石滩涂,连可供耕种的田地都不足千亩,饮水都要靠雨水积攒,毛文龙却对外号称麾下有二十万大军!二十万啊!孙师您戎马一生,见过哪片弹丸之地能容下二十万兵马?”

他快步走到案前,抓起一本厚厚的奏疏,狠狠拍在桌上,封皮上 “东江镇粮饷奏报” 几个字格外刺眼:“这是去年户部汇总的奏疏,东江镇每年从朝廷支取粮饷三百六十万两,米麦八十万石,足够供养十万精锐之师!可实际上呢?朕派去的密探回报,皮岛常驻兵力最多三万,且多是老弱残兵、闲散流民,真正能战之士不足一万!剩下的十七万‘大军’,全是他虚报的空额,每年数百万粮饷,就这般被他贪墨私吞,中饱私囊!”

孙承宗拿起奏疏,缓缓翻阅,眉头越皱越紧。奏疏上详细记录着东江镇历年的兵额申报与粮饷支取,数字悬殊得触目惊心。他抬眼看向朱由检,沉声道:“陛下所言非虚,毛文龙此举,确是欺君罔上,按律当斩。只是……”

“只是朕不能杀他,是吗?” 朱由检接过话头,语气里满是郁结,“朕何尝不知!他盘踞东江,虽贪腐跋扈,却像一颗钉子扎在后金腹地,时不时袭扰后金粮道、劫掠边寨,让皇太极首尾不能相顾。去年宁锦大战,若不是他在后方佯攻海州,牵制了镶蓝旗两万兵马,祖大寿未必能守住锦州!”

他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后金与东江镇的位置,语气沉重:“如今后金势大,八旗铁骑虎视眈眈,宁锦防线刚有起色,辽人新军尚未成军。若此时杀了毛文龙,东江镇必乱,后金便无后顾之忧,可倾全力西犯,宁锦防线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朕赌不起,大明也赌不起!”

“可他的所作所为,实乃国之蛀虫,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不除不足以正国法!” 朱由检的声音陡然拔高,“他广收义子,军中大小将领,从总兵到百户,不下百人皆冠以‘毛’姓!毛承禄、毛有杰、毛有见、毛永诗…… 这些人原本各有姓氏,却被他强令改姓,结成死党,整个东江镇从上到下,只知有毛帅,不知有朝廷,只知有义父,不知有陛下!”

他细数着毛文龙的罪状,一桩桩一件件,皆是诛灭九族的重罪:“他在皮岛私设公堂,生杀予夺全凭一己之意,朝廷派去的监军被他软禁,弹劾他的官员被他派人半路截杀!他私开马市,与朝鲜通商牟利,甚至暗中与后金往来,贩卖铁器、粮食,用朝廷的粮饷资助敌国!去年朕令他出兵袭扰沈阳,他却索要十万两白银、五千匹战马,迁延数月,只派三百老弱象征性出兵,行至半途便折返,谎称‘遭遇强敌,激战失利’!”

朱由检喘了口气,脸上满是疲惫与愤怒:“此等不忠不义、贪赃枉法之徒,朕恨不得即刻将其凌迟处死,诛其九族!可理智告诉朕,不能!朕需要他在建奴后方搞事,需要他牵制建奴的兵力,哪怕他只是做做样子,也能为朕争取整顿防务、编练新军的时间!孙师,您是三朝元老,深谙韬略,面对这投鼠忌器之局,可有良策?既能暂稳其心,又能徐徐图之,待将来时机成熟,再一举将其拿下,永绝后患!”

孙承宗沉吟良久,殿内只剩烛火燃烧的 “噼啪” 声。他走到舆图前,目光停留在皮岛与登莱的位置,缓缓开口:“陛下所言极是,毛文龙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强硬处置必生大乱,唯有刚柔并济,羁縻与削权并行,方能稳妥。老臣以为,可分三步走,徐徐图之。”

朱由检眼中一亮,连忙道:“孙师请讲,朕洗耳恭听!”

“第一步,明升暗抚,以爵稳心。” 孙承宗道,“毛文龙之所以跋扈,一则是仗着东江地险,朝廷难以制约;二则是自恃牵制之功,认为朝廷离不得他;三则是贪图富贵,爱慕虚荣。陛下可明发上谕,嘉奖他历年牵制后金之功,封其爵位,以示恩宠。”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爵位不宜过高,需留有余地,方便日后有功再升,也避免其恃宠而骄。老臣以为,封一个伯爵便恰到好处,比如‘忠勇伯’,既肯定了他的‘功绩’,又暗喻他需忠于朝廷、奋勇杀敌,可谓一举两得。如此一来,既能满足他的虚荣心,让他放松警惕,又能向外界彰显陛下的宽宏大量,堵悠悠众口。”

朱由检颔首赞同:“孙师所言甚妙!封伯爵既不显得过于隆重,又能安抚他,日后他若安分,可晋封侯爵;若仍有不轨,这伯爵之位也随时可剥夺,进退自如。只是,仅靠封爵,恐怕难以长久约束他,还需有后续之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