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 > 第107章 “谛听”的反向筛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谛听”的反向筛查

孙铭的行动像投入池塘的石子,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却在358师内部荡开了一圈圈无声的涟漪。

第二天,三家集以及周边几个重要据点,气氛明显变得有些不同。表面上,士兵们依旧操练,百姓依旧劳作,炊烟依旧在清晨和傍晚准时升起,混杂着柴火和饭食的气息。但若有心人仔细观察,便能察觉到一些细微的变化。

通往“狼穴”兵工厂的几条隐秘小道上,明哨没有增加,但路边砍柴的樵夫、地里除草的农夫,眼神却比以前锐利了许多,他们的手总是离身边的柴刀或锄头很近。兵工厂内部,几个原本存放杂物的偏僻窑洞被悄然清理出来,门口挂上了“危险!严禁入内!”的粗糙木牌,里面却空无一物。而真正核心的装配车间和那台宝贵机床所在的位置,外围多了几道看似无意堆放、实则构成简单障碍和视野遮蔽的木料和麻袋。

在“育才谷”,负责文化教员管理的干部挨个找那些新来的流亡学生和技术人员“谈心”,话题从生活适应、工作感想,不经意间会转到对当前时局的看法,对根据地政策的理解,语气温和,却带着一种不着痕迹的审视。

师部参谋处和后勤部门,则接到了一份由方立功亲自签发的通知,要求各部门限期提交一份“人员特长与思想动态摸底报告”,理由是“为即将成立的联合教导队及应对严峻形势做好人才储备”。这份通知合情合理,但要求之细致,涵盖范围之广,还是让一些心思敏锐的人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这些变化如同春日里悄无声息蔓延的藤蔓,并不张扬,却实实在在地收紧着内部的篱笆。

楚风坐镇师部,像蜘蛛稳坐网中央,感受着每一丝传来的震动。他面前摊开着方立功刚刚送来的、关于史密斯昨日活动更详细的记录,以及“谛听”从不同渠道汇集来的、关于内部人员异常动向的零星报告。

“……史密斯与被服厂厂长谈话四十七分钟,详细询问了棉花采购渠道、库存周转周期,甚至对印染颜料的耐洗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下午与上海来的工程师王某、李某接触,谈话内容涉及美国工业标准、机床精度,对方多次提及‘发展空间’和‘个人前程’……当晚,史密斯随从曾试图接近我通讯班驻地,被哨兵以‘军事禁区’为由拦阻……”

方立功念着报告,眉头紧锁:“师座,这美国人,手伸得是不是太长了点?他到底想干什么?”

楚风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在评估。评估我们的经济潜力,评估我们的技术底子,评估我们的人才价值。更是在寻找……可以下手的缝隙和能够被撬动的杠杆。”他拿起另一份“谛听”的简报,“看看这个,后勤处一名负责统计的干事,最近突然对‘流通券’的发行准备金制度表现出浓厚兴趣,多次向金融科的人打听,而他在三天前,曾因公务与史密斯有过短暂照面。”

“您怀疑他……”方立功脸色一变。

“怀疑只是开始。”楚风打断他,“没有证据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孙铭那边有消息吗?”

仿佛是为了回答他的问题,孙铭如同影子般再次出现在门口。他脸上带着一丝长途奔波的疲惫,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师座,有发现。”孙铭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股冷冽的气息。

楚风和方立功立刻看向他。

孙铭走到桌前,没有坐下,直接汇报:“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在‘狼穴’外围布控,并散布了‘核心项目受挫’和‘与美方合作取得突破’两条矛盾的消息。同时,对近期所有接触过核心区域、以及与史密斯有过间接接触的人员,进行了秘密的、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交叉监视和行踪比对。”

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小的、粗糙的草纸,摊开在桌上。上面用炭笔画着一些简略的符号和线条,以及几个被圈出来的人名。

“我们排除了大部分目标。但有一个人,行为出现异常。”孙铭的手指点在其中一个被圈了两次的名字上——“机要室,译电员,赵德明。”

“赵德明?”方立功努力回忆着,“他好像是……三个月前从战区司令部机要部门‘交流’过来的?平时沉默寡言,工作还算认真。”

“是的。”孙铭点头,“就是这个人。第一条‘项目受挫’的假消息传出后,他表现正常,甚至还在食堂抱怨了几句兵工厂不争气。但第二条‘与美合作突破’的消息,是今天上午才通过非正式渠道在小范围流传开的。”

孙铭的眼神锐利起来:“就在消息流传开不到两个小时内,赵德明以‘头痛’为由,提前离开了机要室。他没有回宿舍,而是去了镇子东头那家唯一的、也是我们暗中监控着的‘兴隆杂货铺’,买了两包哈德门香烟和一盒火柴。”

“这有什么问题?”方立功疑惑,“杂货铺是公开的,买东西很正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