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场?!不存在的啊。
“再就是平行了。就是根据对方的意思,引导他注意到有同样意义的不同可能,找出同一层次的其他选择。”
“那还是换工作的事呢?嗯……”荆超想了一会,试探着说道:“是不是就可以问她:‘你想换个什么样的工作?是同类型的公司?还是换个行当?然后继续跟她聊下去?’”
“恭喜你,学会抢答了啊。”
“哥!不带你这样的啊。”
“好了,不闹了,这就是上堆,下切,平行,三种技巧了。说白了,就是从上、下、平齐三个方向来引导和对方的话题,本来方教授讲的是在营销活动里的案例,说了我也怕你听不懂,你不是想把妹么?用在妹子身上也是可以的。你现在都会抢答了,那么举一反三也应该不是那么难了吧?”
跟荆超碰了碰酒瓶,俩人一起狠狠地闷了一大口。
这些事情,也就是杨瑞没事写小说才能有这样奇怪的心思,换成其他同学,估摸着也就是应用到日常的跟客户谈判的技巧中去了。
但不得不说,杨瑞这还是第一次,将脑中原有的一些东西,被具体理论化的体验。
很早以前杨瑞就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点,要不然怎么说人懂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
之前杨瑞觉得跟人沟通没那么难,是天赋使然。
但自打听了方教授的课后,杨瑞才知道,那些东西,是真的可以后天锻炼的。当然,前提是脑子转的不能太慢了。
想想他自己第一次跟苏晓的相遇。
在车上苏晓除了打电话就是在那哭,但就算是出于好心,杨瑞也不敢贸然安慰,只能默默地给她递纸巾。
可是,现在想想,苏晓第一次开口跟他讲话,实际上还是因为杨瑞不自觉地开始唱歌引起了苏晓的兴趣。
“你唱歌真好听。”
自己只是为了逗乐地说了一句:“那能加钱么?”
可不就是给她上堆了一把,即让她跳出了原本的悲伤情绪,又因为逗乐的话让她心情放松了下来,注意力自然也被转移了。
理论来自实践,但同样可以应用到实践中去。
以前没有那个意识,可现在却是不同了,有了理论支持,自己在想说什么的时候,完全可以套用进去嘛。
可操作的点,实在太多。
例子也是数不胜数。
就像两个恋爱中的青年男女,男孩子问:“晚上吃什么?”
女孩子说:“随便。”
如果没有理论支持,可能男孩子势必会有些懵逼,觉得女孩子很难此后。
可是,若知道理论,有了支持,他一定会知道,女孩子这么说的意思,是吃什么无所谓,而是跟谁一起吃。
如果男孩觉想吃什么太过麻烦或者时间紧张,不若就直接问她:“这个事儿先一放,一会儿吃完饭,我们去哪儿?”
再要么,就问:“鲁菜、川菜、湘菜是?总有一款适合你。”
在不济:“我们先逛逛,看看那家不错,我们就去哪家吧?”
不仅不会有所谓的冷场,更是有更多的选择提供给她们。
这种情况下,还有人会觉得女孩子是在无理取闹、很难伺候吗?
哪怕人都说“今天吃什么是一个比宇宙起源更令人头疼的问题”。
有人觉得,男人太会说,会跟人一种油嘴滑舌的感觉。那是指那些只说不做的男人。
而那种只做不说的,就一定受欢迎吗?
大错特错。
其结果,就只能是她们吐槽一句“好白菜都让猪拱了”或者“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这事儿能怪女人吗?不见得吧。
若是从自身找找原因,还不是“不善沟通”的锅?
就像男人喜欢花一般的女人,美貌是她们吸引目光的第一因素。换成男人呢?颜值是一方面,而那些颜值平平的呢?
如果不用口才武装一下自己,谁能知道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呢?
每个人都是有闪光点的,哪怕自认是个屌丝的也一样。
展现出自己的闪光点,还怕没有姑娘喜欢吗?
“哥,果然是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啊,你这套路玩儿是真的6。”听完杨瑞给他补的这一课,荆超啧吧着嘴赞叹连连。
杨瑞则拍了拍荆超的肩膀,缓缓道:“套路一阵子,是技巧,套路一辈子,就特么是爱情了,还是比那种细水般更让人向往的爱情,激情四射的爱情。”
“哥,还是有点难啊……”荆超挠挠头,忽然问了句:“哥,那你是准备套路嫂子一辈子了?”
斜了荆超一眼,杨瑞道:“你要是觉得我是在套路,那就这么觉得吧,反正是一辈子的事儿,怎么说都行。”
“我要是有你这个道行……估计也不能是现在这个样。”荆超摇摇头。
到现在,他才知道,跟杨瑞比起来,他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可他也得承认,苏晓被他吸引,绝对不单单因为杨瑞有套路,更多的,应该是真情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