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从怀中取出半块玉佩,与孤鸿子的玉佩合璧,“襄”字光芒大盛。她忽然想起藏经阁残卷中的记载:“思过崖者,非悔罪之地,乃悟真之所。郭襄祖师晚年参透阴阳,将毕生武学融入石壁,以待有缘人。”
“事不宜迟。”孤鸿子握紧倚天剑,“我们即刻启程襄阳。虚云虽退,但百晓堂必定还会在沿途设伏。玉衡,你带明心先行,清璃随我断后。”
玉衡刚要反驳,却见孤鸿子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她知道大师兄的三气内力虽已精进,但强行催动屠龙刀消耗极大,此刻让她护送明心,实为保全峨眉传承。
四人连夜启程,沿着汉水东下。行至谷城地界时,忽闻前方传来金铁交鸣之声。孤鸿子跃上树梢,只见官道上数十名黑衣人围攻一辆马车,车帘上绣着昆仑派的星辰图案。
“是昆仑弟子!”清璃认出车上之人,正是在紫电棺事件中被救的昆仑弟子。她刚要出手,却被孤鸿子按住肩膀。
“且慢。”孤鸿子破妄之眼看出蹊跷,那些黑衣人招式杂乱,却隐隐形成某种阵法。更诡异的是,马车周围的地面上刻着紫色符文,与虚云体内的纹路相同。
“他们在引我们入局。”孤鸿子传音入密,“玉衡,你带明心绕道前行,我和清璃去会会这些鼠辈。”
玉衡点头,带着明心施展轻功绕道。孤鸿子则与清璃大摇大摆走上官道,屠龙刀拖在地上,溅起火星。
“来得正好!”为首的黑衣人突然掀开面巾,竟是拜火教余孽。他手中握着一支紫金葫芦,正是紫电仙姑棺椁上的镇物。
“交出玉佩,饶你们不死!”黑衣人狞笑着打开葫芦,一股紫烟涌出,在空中凝成紫电仙姑的虚影。那虚影张开巨口,发出刺耳的尖啸,声波所及,连树木都瞬间枯萎。
清璃立刻甩出三枚毒蒺藜,却被紫烟腐蚀殆尽。她正要施展滑油术,却见孤鸿子倚天剑突然爆发出青金色光芒,正是双剑合璧之威。
“破!”孤鸿子低喝一声,倚天屠龙双剑在空中交织成太极图案,金青二气旋转如轮,将紫烟尽数吸入其中。这手“阴阳轮转”是他融合杨过玄铁剑法与张三丰太极心得所创,专破邪术。
紫金葫芦突然炸裂,碎片射向孤鸿子面门。清璃眼疾手快,甩出腰间革囊,囊中装着她特制的“爆炎砂”,与碎片相撞,爆发出剧烈爆炸。
待烟尘散去,黑衣人已尽数倒地,每人眉心都插着一枚银针,正是孤鸿子的“归一指”隔空点穴。他走到马车旁,却见车内空无一人,唯有一张羊皮地图,画着襄阳城外的山势。
“这是思过崖的方位!”明心从暗处走出,她刚才用峨眉“隐身诀”潜入车内,发现地图上的标记与藏经阁残卷中的记载吻合。地图背面还写着一行小字:“紫电归真,需借九阳。”
孤鸿子看着地图上的“襄”字标记,突然想起郭襄手札中提到的“三才位”。他将玉佩按在标记处,玉佩突然发出金光,在地图上投射出一道光门,隐约可见门内石壁上刻着武学图谱。
“这是郭襄祖师的‘时空之术’!”明心惊呼,“传说她晚年参透空间奥秘,将思过崖的武学传承藏于异空间中,唯有持玉佩者方能开启。”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曲调正是《有所思》。孤鸿子浑身一震,这是当年郭襄在襄阳城头吹奏的曲子,笛声中暗含先天罡气,竟与自己的三气内力产生共鸣。
“跟我来!”孤鸿子顺着笛声方向疾驰,穿过一片桃林,忽见前方山崖上刻着巨大的“襄”字,字中纹路如江河奔涌,正是郭襄的“山河社稷图”。
笛声戛然而止,山崖突然裂开一道石门,门内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三气归一者,可入此门。”
孤鸿子深吸一口气,运转三气内力,倚天屠龙双剑交叉刺入石门缝隙。两柄神兵发出龙吟,石门缓缓开启,露出一条向下延伸的石阶,尽头隐约可见金光流转。
“小心机关。”清璃取出罗盘,指针却疯狂旋转,“这里的地脉紊乱,怕是有阵法守护。”
孤鸿子却似有所感,他将双剑插入石阶两侧的凹槽,剑身上的冰火纹路突然亮起,与石阶上的八卦图案形成呼应。整座山崖开始震动,石壁上浮现出郭襄的虚影,她手持拂尘,口诵真经:
“阴极生阳,阳极转阴。三气归一,万法自然。”
随着经文诵毕,石阶尽头的金光化作一道虹桥,直通思过崖顶。孤鸿子四人踏上虹桥,只觉脚下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云端。
崖顶之上,一座石屋矗立,屋前石碑刻着“思过崖”三字。石屋内供奉着郭襄的画像,画像旁有一石匣,匣中放着半卷残书,正是《九阳真经》的上卷。
“原来如此。”孤鸿子翻开残书,只见首页写着:“九阳神功,需与紫电功互补。当年紫电仙姑走火,正是缺了这‘至阳’一脉。”
明心突然指着画像背后,那里刻着一幅星图,与玉佩上的纹路相同。她将玉佩按在星图中央,星图突然转动,露出暗格中的三枚青铜钥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