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圣火残纹·古道伏兵
暮风卷着一线天残留的阴寒,掠过峨眉山腰的青石古道。孤鸿子指尖摩挲着那枚暗红色令牌,触手的冰凉顺着指腹渗入经脉,竟与玄阴子残留的寒煞气息隐隐呼应。令牌边缘刻着的汝阳王府徽记棱角锋利,中间那行西域古文字扭曲如蛇,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乌光,似有诡异的吸力,引得他丹田内的九阳真气不由自主地微微震荡。
“师兄,这令牌的阴寒之气好生古怪。”玉衡并肩走在左侧,白色道袍上的血痕被山风拂得猎猎作响,她握着长剑的手指关节泛白,目光扫过古道两侧的密林,“方才我试着以峨眉内功探查,竟被令牌反噬,经脉麻痒了片刻。”她说话时语气平静,没有半分惊惧,反倒透着几分跃跃欲试的凌厉,显然是想再探这令牌的底细。
清璃走在右侧,破损的琴弦已用绢带仔细缠好,背上的琴囊随着脚步轻轻晃动。她从怀中取出一小块白色瓷片,蘸了些随身携带的清水,在瓷片上轻轻涂抹:“这令牌上的气息与玄阴子的玄阴寒煞同源,却又多了几分异域诡谲。我用‘清心诀’感应到,令牌深处藏着一丝微弱的炎阳之力,与阴寒之气交织缠绕,倒像是……”她顿了顿,指尖在瓷片上画出令牌上的古文字轮廓,“倒像是传说中明教圣火令的气息。”
宁不凡拄着拐杖走在队伍中央,苍老的眼眸在密林间流转,拐杖的铁箍每敲击地面一次,便会漾开一圈淡淡的浩然正气,驱散着古道上的阴邪余韵。“清璃说得不错。”她沉声道,“三十年前我曾在襄阳见过郭靖郭大侠收藏的半块圣火令残片,上面的文字虽不全,却与这令牌上的字迹有七分相似。明教圣火令乃波斯传来,上面刻着的‘圣火心法’刚阳霸道,却又带着阴诡变化,与中原武学截然不同。”
孤鸿子脚步不停,目光却落在令牌的古文字上,脑海中闪过系统面板淡金色的提示:“检测到明教圣火令残纹,九阳真气与圣火之力产生微弱共鸣,龙元融合度提升至76%,解锁‘圣火抗性’初级:抵御异域阳邪真气3%。”这提示一闪而逝,他并未声张,只是将令牌收入怀中,以九阳真气包裹,隔绝其对外的气息泄露。
他想起年少时听师父提及,明教自阳顶天失踪后便四分五裂,教中高手或隐居西域,或散落中原,近年来更是与汝阳王府暗通款曲,江湖上已有不少正道人士遭明教旁支与官府联手暗算。而灭绝师妹性情刚烈,素来痛恨明教,若知晓汝阳王府与明教余孽勾结已至如此地步,怕是又要亲自下山追查。
“郭大侠当年镇守襄阳,曾多次与明教交手,”孤鸿子缓缓开口,声音被山风揉得愈发沉稳,“师父说过,明教圣火令共有六枚,上面不仅刻着心法,还藏着明教的联络暗号与据点分布图。玄阴子身为汝阳王府的客卿,却持有这枚刻有圣火残纹的令牌,可见两者的勾结绝非一时半刻。”他说话时,丹田内的九阳真气愈发圆润,第八重境界的气劲在经脉中流转,之前与玄阴子、玄冥二老交手时的损耗已恢复大半,龙元之力与九阳真气的融合愈发顺畅,运转间竟有淡淡的金黑霞光从毛孔中渗出,转瞬即逝。
周芷若带着数十名峨眉弟子殿后,年轻的脸庞上满是警惕,手中长剑的剑尖微微下垂,却始终对着古道两侧的密林。“师兄,”她快步上前几步,声音清脆却不失沉稳,“师父让我们带了消息,说近日有不少明教弟子乔装成香客,在峨眉山脚下活动,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师父担心他们会趁机偷袭金顶,已让弟子们加强了戒备。”她说话时眼神坚定,虽年少却已有几分灭绝师太的凌厉,全然没有寻常少女的怯懦。
孤鸿子颔首,目光扫过前方蜿蜒向上的古道。这条通往金顶的古道是峨眉山最险峻的路径之一,两侧皆是陡峭的山崖,崖壁上的藤蔓如蛇般垂下,密林中枝丫交错,正是伏击的绝佳地点。玄冥二老虽已逃脱,但以他们的行事风格,绝不可能就此罢休,说不定早已在这古道上布下了埋伏。
“所有人戒备,结‘峨眉七星阵’前行。”孤鸿子沉声道,玄铁剑轻轻出鞘三寸,金黑二色剑罡瞬间弥漫开来,在他周身形成一道淡淡的气罩,“玉衡、清璃随我在前,宁师叔居中策应,芷若带领弟子殿后,遇敌时先守后攻,切勿贸然追击。”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九阳真气加持下,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随着他一声令下,数十名峨眉弟子迅速变换阵型,七人一组,长剑错落有致,形成一道道剑网,护住队伍的各个方位。玉衡脚下“峨眉随风步”踏出,身形如清风般掠至左侧崖壁下,长剑斜指地面,剑罡顺着地面蔓延,将崖壁下的藤蔓尽数斩断,防止有人暗中偷袭。清璃则走到右侧,将背上的琴取下放在一块巨石上,指尖轻轻搭在琴弦上,峨眉内功缓缓注入,琴弦发出细微的震颤,形成一道无形的音波屏障,笼罩着整个队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