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号更是插科打诨,故意在小极光面前表演笨拙的魔术,用最不“科学”的方式逗她笑,试图用纯粹的、毫无逻辑的欢乐,去冲击她那过于秩序化的思维壁垒。
日子在这样一次次微小的尝试与拉锯中悄然流逝。小极光身上的“非人”迹象并未完全消失,她偶尔还是会无意识地说出远超年龄的术语,或者对周围环境产生一些难以解释的微观影响。但那种令人心慌的疏离感,正在一点点减弱。她越来越多地流露出属于孩子的情绪——会因为吃到喜欢的布丁而眼睛发亮,会因为听懂了零号的笑话而咯咯笑,也会在夜晚紧紧抓着苏小暖的衣角,流露出对黑暗的本能畏惧。
她就像一个同时装载了两套完全不同操作系统的终端,一套是地球孩童的感性认知,一套是“播种者”的理性知识。而她的亲人和伙伴们,正在努力帮她编写一个兼容层,让这两套系统能够协同工作,而不是互相冲突。
这天傍晚,苏小暖抱着小极光站在据点巨大的观察窗前,看着窗外北极纯净的夜空,繁星如钻石般洒满天鹅绒般的幕布。
“极光,看,星星。”苏小暖指着夜空。
小极光仰望着星空,这一次,她没有立刻说出任何关于恒星光谱、宇宙距离或者引力透镜的词汇。她只是安静地看着,看了很久很久。
然后,她将小脑袋靠在苏小暖的肩膀上,用带着困意的、软糯的声音轻声说:
“妈妈,星星……好像爸爸的眼睛……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看着我们……也像……像零零叔叔偷偷藏起来的糖……亮晶晶的……”
这个比喻,混杂了孩子的天真想象、对亲人的情感依赖,甚至还有一点零号带来的生活气息,虽然依旧跳跃,却不再是冰冷的科学描述。
苏小暖心中一暖,紧紧抱住女儿,亲吻着她的发顶。
“嗯,”她柔声回应,“它们也在看着极光呢。”
陈默站在她们身后,听着女儿的呓语,看着夜空中无尽的星辰,心中那份沉重的忧虑,终于被一股更强大的、名为“希望”的力量缓缓取代。
重构认知的道路依旧漫长,但至少,他们已经看到了曙光。那承载了星尘的孩子,正在学习用一种全新的、融合的方式,重新拥抱这个她曾经熟悉,如今却需要重新认识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也必将因为她的存在,而走向一个未知却充满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