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梭号”静静地歪斜在干涸的河床上,像一头搁浅的巨兽。灰色的辐射尘埃缓缓飘落,逐渐覆盖在它伤痕累累的金属外壳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舰桥内,应急照明系统提供的红光勉强驱散了部分黑暗,却让空气中漂浮的灰尘更加显眼,如同弥漫的血雾。
瑞娜第一个行动起来。她解开安全带,动作因为疲惫而有些迟缓,但眼神已经恢复了技术官特有的锐利。“艾莉丝,优先启动备用能源,我需要知道飞船到底伤得多重。”
“正在尝试……备用能源模块在线,但输出不稳定。主能源核心在迫降时触发安全锁止,需要手动重启序列。”艾莉丝的虚拟形象在闪烁的全息投影中说道,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电子杂音,显然迫降时的冲击也对她的核心数据流造成了影响。“结构完整性报告生成中……初步评估,船体多处撕裂,左翼结构受损严重,主引擎离线,生命支持系统依靠备用能源维持,效率只有标准的百分之六十。”
一连串的坏消息,但都在预料之中。能在那种迫降中保住大部分核心结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凌也站了起来,脚下的甲板有明显的倾斜。他走到主控台前,看着那些大部分已经黑屏或者布满裂纹的显示器。“能进行外部环境扫描吗?我们需要知道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正在启动低功耗环境扫描仪,”瑞娜在一台尚能工作的副控台上操作着,“希望这东西没坏。”
细微的嗡鸣声响起,残存的扫描设备开始工作。几分钟后,一份初步的环境分析报告呈现在狭小的屏幕上。
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大气成分极其复杂:氮气和氧气含量低得可怜,反而充斥着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以及数十种难以识别的有毒化学混合物。悬浮颗粒物浓度超标数百倍,其中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不断闪烁,发出警告。
“这根本不是空气,这是毒气鸡尾酒。”瑞娜皱着眉头,“辐射水平远超人体安全承受极限,长时间暴露,即使有防护,也会大大增加基因突变和器官衰竭的风险。”
艾莉丝补充道:“更麻烦的是,扫描检测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未知能量粒子。它们似乎与辐射尘共生,活性很高,会对精密电子设备产生持续性干扰。我们的外部传感器就是被它们和辐射尘共同摧毁的。”
她调出了一段能量频谱图,那上面不是平滑的曲线,而是充满了杂乱无章的尖刺和低频的混沌波动。“这种能量背景噪音很强,会严重影响通讯和远程探测。我们和外界,包括可能还在归墟海附近徘徊的‘十字路口’空间站,算是彻底失联了。”
凌沉默地听着。他看着屏幕上那些冰冷的数据,目光最后落在那代表未知能量粒子的混沌波动上。仅仅是隔着飞船外壳,他似乎都能感觉到一种……躁动不安的“气息”。
“生命支持系统还能维持多久?”他问道。
“如果只维持舰桥和核心生活区的封闭和空气循环,以目前备用能源的消耗速度,大约能支撑十五到二十个标准日。”瑞娜计算了一下,“但这是在不考虑进行高能耗活动,比如大规模维修的前提下。”
时间不多了。他们必须尽快了解这个世界,找到修复飞船或者离开的方法。
“我需要出去看看。”凌突然说道。
瑞娜立刻反对:“不行!外面的环境太危险!空气有毒,辐射超标,还有那些诡异的能量粒子……”
“正因如此,才需要亲眼确认。”凌打断她,语气平静却坚定,“扫描数据是死的,我们需要第一手信息。资源、水源、可能的威胁……我们不能一直躲在船里,坐吃山空。”
他看向瑞娜:“而且,我的身体……或许比普通人更能适应这种环境。”他指的是他那经过多次强化和“灵骸道”改造的身体,虽然灵根沉寂,但底子还在。
瑞娜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到凌的眼神,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她知道凌是对的。困守是慢性死亡,冒险探索才有一线生机。
“至少穿上防护服。”她妥协道,转身走向气密舱旁边的装备柜,“虽然迫降损坏了不少东西,但基础防护服应该还有几套完好的。”
很快,凌穿戴好了一套厚重的环境防护服。头盔的面罩提供了有限的视野,独立的呼吸循环系统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为他提供着飞船内携带的洁净空气。防护服外层是特殊的复合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辐射和物理冲击。
“通讯试试。”瑞娜敲了敲自己的头盔,她的声音通过短距通讯频道传入凌的耳中。
“收到,清晰。”凌回应。声音在头盔里显得有些沉闷。
他走到舰桥旁的气密舱门口。瑞娜在内部操控,厚重的合金门缓缓滑开,凌步入其中,内门关闭。抽气声响起,直到压力平衡,外侧舱门才在一阵摩擦声中艰难地开启了一条缝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