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士仁!这两个名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周仓、关兴以及在座所有原荆州旧部的心头!正是这两个叛徒的临阵倒戈,献出江陵、公安,才导致关羽腹背受敌,最终败走麦城,英雄陨落!此二人,可谓荆州沦陷、关公殉国的罪魁祸首,与东吴吕蒙、陆逊一般,是刻骨铭心的死仇!
如今,这二人竟被东吴任命为宜都、南郡太守,俨然成了孙权在荆州的代理人,继续作威作福!而南郡豪强傅士仁(与叛将士仁同名,乃汉室忠臣)、公安守将郝普,竟秘密联络,愿为内应?
这消息,石破天惊!若此事为真,意味着东吴在荆州的统治并非铁板一块,内部矛盾重重,复仇的火焰从未熄灭!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机会!一个趁东吴主力被刘备吸引、内部生变之机,里应外合,夺回荆州部分要地,甚至……为关羽报仇雪恨的绝佳机会!
军议堂内,空气瞬间凝固,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粗重喘息与浓烈如实质的杀意!赵铁柱双目赤红,钢牙咬得咯咯作响;廖化、审荣等将拳头紧握,骨节发白;就连一向沉稳的庞统,眼中也闪过凌厉的寒光。
关兴更是猛地站起,少年英俊的面容因极致的愤怒而扭曲,身体微微颤抖,手握紧了腰间的佩剑,从牙缝里挤出冰冷的声音:“糜芳……士仁……狗贼!我必手刃此二獠,以祭父帅在天之灵!”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的周仓身上。
周仓面沉如水,眼中风暴酝酿。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冲动。此事干系太大,若成功,可极大打击东吴士气,为刘备东征打开局面,更可告慰关羽在天之灵;但若失败,或是东吴设下的圈套,则上庸这点家底,可能顷刻间灰飞烟灭。
“消息来源可靠吗?傅士仁、郝普,为何突然要反?”周仓沉声问道,目光锐利如刀,看向那名潜龙卫斥候。
斥候连忙禀报:“回司马!消息是潜伏在江陵的‘暗桩’冒死传出,经过三方印证,应无疑虑。据查,糜芳、士仁二贼投吴后,虽得高官,然东吴将领多轻视排挤,本地士民更是恨之入骨。二人为巩固权势,横征暴敛,排除异己,与傅士仁(豪强)、郝普等本土势力矛盾极深。近日,糜芳更欲强占傅家祖传矿脉,郝普亦因小事遭士仁当众羞辱,积怨已深。加之听闻陛下欲东征,关公子在司马处,汉室旗帜未倒,故而生出反正之心。”
周仓微微颔首,内因外因结合,逻辑上说得通。东吴得荆州时日尚短,根基未稳,重用降将本就难以服众,内部倾轧实属正常。傅士仁、郝普等人,或是为利益,或是为名声,或是真心向汉,在刘备东征的巨大压力下,选择铤而走险,并非不可能。
“司马!机不可失啊!”赵铁柱急道,“让俺老赵带一支精兵,悄悄摸过去,宰了那两个狗贼,把江陵夺回来!”
“不可鲁莽!”庞统出声制止,“江陵、宜都乃东吴重镇,必有重兵把守,陆逊非易与之辈,岂会没有防备?傅士仁、郝普是否真心,仍需核实。即便为真,如何接应?兵力几何?时机拿捏?稍有不慎,便是全军覆没之局!”
“军师所言极是。”周仓点头,“此事需从长计议,周密部署。然,确是千载难逢之机!”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关兴身上,“关兴侄儿,你以为如何?”
关兴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沸腾的杀意,沉声道:“周叔父,庞军师,此仇必报!然兴虽年少,亦知兵者凶器。兴以为,当遣得力之人,秘密潜入江陵,面见傅、郝二人,核实其心,约定细节。同时,我军需做好万全准备,一旦时机成熟,便可雷霆一击!”
周仓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关兴年纪虽小,却沉稳有度,不愧是关羽之后。“好!便依关兴侄儿之言!”他看向庞统与伊籍,“士元兄,机伯先生,此事关乎重大,需一位胆大心细、精通纵横之士亲往。二位以为,何人可担此重任?”
庞统与伊籍对视一眼,伊籍起身拱手道:“司马,籍愿往江陵一行!”
周仓看着伊籍,伊籍机敏善辩,曾在刘表麾下任职,对荆州人物、地理极为熟悉,确是上佳人选。但此行凶险万分,一旦身份暴露,十死无生。
“机伯先生,江陵乃龙潭虎穴,陆逊多谋,恐有……”周仓有些犹豫。
“司马放心!”伊籍慨然道,“为报君侯知遇之恩,为兴复汉室,籍虽万死,亦不旋踵!且籍在荆州尚有故旧,或可周旋。只需潜龙卫精锐相助,必不辱使命!”
周仓见其意决,心中感动,重重点头:“好!既然如此,便有劳机伯先生了!潜龙卫精锐随你调遣!务必小心谨慎,安全第一!若事不可为,即刻撤回!”
“诺!”伊籍凛然领命。
“元俭兄!”
“末将在!”
“加派精锐斥候,严密监控江陵、宜都、公安一线东吴军动向,尤其是陆逊本部兵马调动!一有异动,立刻来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