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双声学霸:我在披哥3封神 > 第113章 长安忆录制约哽咽,双声共情戳剧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长安忆录制约哽咽,双声共情戳剧情

清晨的阳光透过录音棚厚重的隔音玻璃,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设备散热气息,混着杨昊轩指尖温热的柠檬水味道,格外清爽。

录音棚内,顶级录音设备整齐排列,调音台的显示屏亮着复杂的波形图,话筒架上挂着专业电容麦,旁边的谱架上摊着《长安忆》的乐谱,密密麻麻的音符旁,是杨昊轩连夜标注的气息起伏和情感落点。他穿着简单的白色卫衣,坐在录音椅上,指尖轻轻摩挲着话筒线,反复默念着歌词,试图更快代入古装剧里那份跨越岁月的深情。

“昊轩,设备都调试好了,导演和音乐总监也到了,随时能开始。”录音师老陈戴着监听耳机,对着调音台旁的杨昊轩比了个OK手势,老陈是李荣浩推荐来的资深录音师,之前合作过三公舞台的后期收音,对杨昊轩的双声嗓适配度格外熟悉。

杨昊轩点头应声,深吸一口气,戴上监听耳机。耳机里传来清晰的伴奏小样,古筝前奏温柔婉转,琵琶点缀其间,弦乐缓缓铺垫,一开口就把人拉进长安月下的朦胧意境里。他抬手调整了一下话筒距离,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古装剧导演昨晚发来的剧情片段——男主站在长安城墙下,望着漫天飞雪,等待迟迟未归的女主,眼里满是牵挂与执念。

“长安月下,风拂青瓦,一盏灯明,等谁归家……”

低沉温润的男嗓缓缓流出,没有刻意炫技,却带着恰到好处的叙事感,每一个字都裹着淡淡的思念,像月光洒在青瓦上,细腻又绵长。调音台后的老陈眼睛一亮,悄悄对着旁边的导演和音乐总监比了个赞叹的手势,指尖轻轻滑动鼠标,记录下这段完美的开篇。

古装剧导演王导坐在一旁的沙发上,手里捧着平板电脑,屏幕上还停留在男主等待女主的画面,听到杨昊轩的演唱,他不自觉地挺直了身子,眼神紧紧盯着录音间里的身影,嘴角慢慢扬起笑意。音乐总监张老师则戴着备用监听耳机,手指跟着旋律轻轻打节拍,指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什么,眼里满是认可。

第一段主歌唱完,间奏的古筝旋律愈发悠扬,杨昊轩调整呼吸,喉结轻轻滚动,音色缓缓切换。原本低沉的男嗓渐渐褪去,清亮婉转的女嗓顺势而出,像一缕清风掠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却又藏着化不开的深情:“相思入画,墨染朱砂,半生牵挂,难断时差……”

女嗓的音色通透却不尖锐,每一个转音都流畅自然,把女主藏在心底的思念与委屈诠释得淋漓尽致,仿佛能看到女主坐在窗前,提笔作画,笔墨间全是对男主的牵挂,却又碍于世事阻隔,只能将深情藏于纸间。

耳机里传来老陈的声音:“气息稳住,情感再沉一点,副歌部分可以再放开些。”

杨昊轩点头,跟着伴奏的节奏,慢慢酝酿情绪。副歌旋律响起,弦乐骤然加强,情感也随之推向高潮。他的男嗓与女嗓巧妙交织,男嗓负责铺垫深情,女嗓负责爆发执念,两种音色融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违和感,反而把那份跨越岁月的牵挂渲染得愈发浓烈:“长安忆,忆长安,一念起,难相见,雪落眉间,皆是思念;长安忆,盼君还,岁月迁,情未减,灯火阑珊,等你归岸……”

演唱到“雪落眉间,皆是思念”时,他刻意放缓了节奏,尾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恰好戳中剧情里男主女主久别重逢前的极致牵挂。录音棚外,王导手里的平板电脑早已滑落在腿上,他盯着录音间里的杨昊轩,眼里满是惊喜,忍不住对张老师低声感叹:“太绝了,这双声嗓简直是为这部剧量身定做的,比我预期的好十倍都不止,情感精准戳中剧情核心!”

张老师摘下监听耳机,赞同地点头:“昊轩的共情能力太强了,男嗓叙事稳,女嗓共情足,两种音色切换毫无痕迹,而且他对旋律的把控特别精准,每一个气息落点都卡在点子上,不用后期过多调整,几乎是一遍过的水准。”

副歌唱完,间奏里的琵琶声愈发急促,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煎熬。杨昊轩睁开眼睛,眼里带着淡淡的水汽,他抬手揉了揉眼角,再次调整呼吸,准备演唱第二段主歌。这段主歌对应的剧情是男主得知女主遭遇险境,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情感里多了几分焦虑与担忧。

他的男嗓微微下沉,带着一丝沙哑,把男主的焦虑诠释得恰到好处:“烽火漫天,隔断千山,一纸书信,字迹渐淡……”唱到“字迹渐淡”时,尾音轻轻颤抖,仿佛能感受到男主握着书信,看着模糊字迹时的慌乱与不安。紧接着,女嗓再次响起,音色里带着一丝脆弱,却又藏着坚定:“初心未改,静待花开,哪怕岁月,染白鬓边……”

这一段演唱,杨昊轩刻意弱化了女嗓的清亮,多了几分温润与坚定,贴合女主在险境中依然坚守初心,等待男主救援的剧情。录音棚里格外安静,只有伴奏旋律和杨昊轩的歌声回荡,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份跨越岁月的深情里,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