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岛
的坊市鳞次栉比,商船往来不绝,跨洲贸易的雪球越滚越大,但凡天心中清楚,这座崛起于海岸的岛屿,终究只是他们在大豫洲的一块跳板。站在回春城的议事堂内,他指尖划过《大豫洲城市纪要》泛黄的书页,目光凝重地望向窗外——回春岛虽已建成坚城拥兵5万、聚揽二十万余修士,成为海岸线上的商贸与兵力重镇,但地理局限却日益凸显。
“回春岛是块宝地,却成不了我们的根基。”凡天将纪要摊在桌案中央,李教官与西门东、南、西、北四兄弟围立两侧,目光齐刷刷落在书页上的地图标记。“这座岛能养兵、能做码头集散,可它四面环海,虽有海路之便,却无跨州通达之利。岛上没有护国军的跨州飞行点,更无法停靠大型跨州飞舟,若想将贸易版图拓展到54小州,仅靠现有的传送阵与海路,效率太低,风险也大。”
西门南常年负责工事与交通规划,对此深有感触:“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如今往返大有洲,全靠迷踪岛与回春岛的传送阵中转,可传送阵运力有限,且容易被高阶修士窥探;海路虽能运量大宗物资,但遭遇风暴或劫掠的风险极高。若想真正打通跨州通道,必须拿下一个有官方跨州飞行点的核心城市。”
李教官摩挲着腰间的护国军令牌,补充道:“护国军的飞行点是大豫洲最核心的交通枢纽,只有各州首府或战略要地才会设立。持有令牌虽能自由搭乘飞舟,但终究是借他人之力,若能在飞行点所在的城市建立自己的据点,不仅能掌控交通命脉,还能顺理成章地收集情报、对接各方势力,这才是长久之计。”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在纪要中被红圈重点标注的条目上——西秦首都,西川城。
凡天指尖重重落在“西川城”三字上,语气笃定:“就是这里了。大豫洲百余城,唯有西川城能担起总坛之责。”他缓缓展开地图,逐一剖析其中关键:“其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西川城地处大豫洲腹地,四通八达,东接沿海诸岛,西连内陆各州,北通苦寒之地,南通富庶小洲,是天然的交通枢纽,远超回春岛的地理局限;其二,交通优势无可替代。这里设有护国军最大的跨州飞行点,每日往来的跨州飞舟多达上百艘,能直达大豫洲各州府,甚至连通周边数座小洲,这正是我们打通跨州通道最需要的条件;其三,国力富庶,商贸繁荣。西秦是大豫洲实力顶尖的强国,西川城作为首都,人口逾千万,修士云集,各类物资汇聚,上至元婴修士所需的极品灵石、珍稀药材,下至练气修士常用的符箓、法器,在这里都能找到销路与货源,完全能支撑我们的跨州贸易升级;其四,鱼龙混杂,利于潜伏。作为首都,西川城不仅有西秦皇室、护国军总部,还有各大宗门分舵、商会联盟、地下势力,各方盘根错节,正好为我们开展情报活动提供了绝佳的土壤,既能隐藏自身踪迹,又能轻易获取各州动向。”
西门东作为五兄弟的领头羊,心思缜密,立刻想到了实际操作层面:“西川城虽好,但作为首都,戒备必然森严,各方势力盘踞,我们初来乍到,如何立足?”
“钱,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凡天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回春岛每月净赚数千万灵石,跨州贸易的财富还在持续暴涨,我们有的是资本铺路。第一步,先以富商名义购入西川城核心地段的宅院,改造成商铺与据点,用低价优质的物资打开市场,积累口碑;第二步,借助贸易往来结交当地商会与中小势力,逐步渗透;第三步,利用飞行点的便利,将回春岛的修士分批调入西川城,暗中组建情报网与护卫队;第四步,待根基稳固,再正式亮出‘迷踪岛’的名号,以商贸为幌子,将西川城打造成我们辐射全大豫洲、联通54小州的总坛。”
西门北擅长灵脉与资源调度,立刻补充道:“我们还能将回春岛与西川城联动起来。回春岛作为兵源基地与海路贸易码头,负责培养修士、囤积物资;西川城作为总坛与陆路、空路枢纽,负责统筹贸易、收集情报、对接跨州业务,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攻防一体、商贸互通的格局。”
凡天闻言,满意点头:“有李教官有各位西门兄弟的各司其职,再加上海量灵石做支撑,西川城这块硬骨头,我们一定能啃下来。”他抬手将《大豫洲城市纪要》递给西门西:“西门三哥,你擅长阵法与情报,先带一支精锐修士,乔装成商人潜入西川城,探查详细情况——包括核心地段的宅院价格、各方势力分布、飞行点的具体运作模式、商会的合作意向,务必摸清底细,为我们后续进驻铺路。”
“遵命!”西门西接过纪要,眼神锐利如鹰,“我明日便出发,十日之内,定将西川城的情况摸清,带回详细情报。”
凡天又看向西门南:“二哥,你继续坐镇回春岛,加快基建收尾,同时扩充护卫队规模,挑选一批精锐修士,随时准备调往西川城;西门四哥,你负责疏导回春岛与迷踪岛的灵脉,确保传送阵运转顺畅,物资转运不受影响;西门大哥与李教官,随我留在回春岛,统筹贸易资金,制定进驻西川城的详细方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