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皇陵守墓人 > 第80章 撒豆成兵的秘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假如我在吃一只鸡时,如果知道那只鸡的智力相当于一个儿童,我会是怎样的感受?那应该是惊悚、恶心、怪异等混杂在一起的感觉。

再想想我们之前遇到那些怪异的生物,比如,在那个石井旁遇到的那个身上有龟壳的怪物,还有在餐馆里的特殊的 ‘鱼’,以及仅仅看到图片的水龙兽,看来,这个小县城里的动物,不但外形怪异,它们的行为更是无比诡异。

郑旭以前说过,这里所有的怪异,都是因为特殊的环境造成的,现在看来,还真是如此,也许正是因为整体大环境不一般,才使动物异常表现不仅仅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那场毁灭『性』的灾难爆发时,史前人类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最主要的避难所,很可能就因为这里环境特殊,而且他们的后代长袍人,还准备把这里建成基地,也说明这里很特殊,至于特殊在那里,我们暂时还不知道。”

秦晴的这番分析,听起来倒是有几分道理,连郑旭和王教授也都点了点头。

王同出神地看着远处那群蜻蜓,突然缓缓地说:“我忽然想起一个关于蜻蜓的事情来,并且也极度怪异。”

“哦?是吗?那你说说看”,王教授现实一愣,然后显得很有兴趣。

王同点了点头,眯着眼睛,仍旧看着那群蝴蝶,不疾不徐地讲了起来:

“在北极圈里生活的一些居民,曾信仰一种古老的宗教,叫做 ‘蜻蜓教’,蜻蜓就是这种宗教的图腾,这个宗教的葬礼很特别,他们会有专门的祭司,用特殊的工艺,先把死者的尸体做成蜻蜓状,然后风干后,再做成风筝,这种巨大的风筝远远看去,像是只大蜻蜓。

如果这种用人体做的、蜻蜓状的风筝,在空中飞的越久,就代表人死后的灵魂,到了更高的天堂里。而飞最久的尸体的后人,就有当部落首领的机会。

正是因为如此,祭司在这种部落里的地位极高,因为他们用尸体制作蜻蜓风筝的技能,可以决定哪些人可以做部落首领,而这种匪夷所思的方法,竟然是他们选择部落首领的主要方式。

从各方面看,这种习俗都极为怪异。

在北极圈里,几乎看不到蜻蜓,这是因为蜻蜓是冷血动物,其身体的温度,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们只能在温暖的白天才能活动,而在黑暗寒冷的北极圈里,它们则是无法生存的,既然如此,那么生活在北极圈里的人,为什么会把几乎从没见过的一种昆虫,作为崇拜的图腾呢?

因此,人类学家们推断,这些居民的祖先,应该是生活在一个蜻蜓特别多的地方,而在那个地方,蜻蜓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才让他们把蜻蜓作为崇拜的图腾。

后来,人类学家们在非洲发现了一些早期人类的化石,而那些早期的人类,是另外一种已经灭绝的人类,它们和现代人类不同,人类学家们称之为 ‘比亚斯拉人’。

这些比亚斯拉人脑容量和现代人类相当,智力应该不比现代人类低,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就灭绝了。但它们的身体结构,和人类在很多地方有显着差异,比如,他们的肋骨是十四对,比人类的多两对,并且肋骨是圆形的,而人类则是扁的。

还有,它们的手掌和脚掌都又窄又长,至少比人类的要窄三分之一,而且他们的上肢也比较短,完全垂下后,只能到腰际,这和人类相比,要短很多。

更让人类学家震惊的是,那些信仰 ’蜻蜓教’的居民身上,竟然或多或少、都残留着这‘比亚斯拉人’的特征,于是,光凭这些残留的特征,人类学家就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些 ‘蜻蜓教’的信众们,其实就是这些 ‘比亚斯拉人’的后裔。

还有一个更加有力的证据,更证实了这种猜想。

人类学家在这些 ‘比亚斯拉人’化石的 ‘身边’,总能找到一些蜻蜓的化石,并且有时还不是一只,而是十几只,甚至几十只在一起,而且这些蜻蜓的大小差别很大,小的和我们现在的蜻蜓差不多,而大的则有一尺多长!

人类学家们推测,蜻蜓和’比亚斯拉人’之间,有着某种非常重要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呢?有人说是蜻蜓帮 ‘比亚斯拉人’战胜了某种疾病,有人则说是在某场生死攸关的战争中,蜻蜓起了关键作用,但这也都仅仅是猜想而已,并没有切实的证据。

但这种蝴蝶化石的出现,更加证实了那些 ‘蜻蜓教’的信众中,真的就是 ‘比亚斯拉人’的后代。”

我们都沉浸在王同讲的这个故事里。

比亚斯拉人,米哈珀人,长袍人,这些我来这个小县城里才听到的,以前只是模糊的知道,在生物的演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不同类型的人类,这些人类都能直立行走,身体结构也都大体相似,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都慢慢都灭绝了,唯有人类的祖先生存了下来。

也有的人类学家认为,一些其他类型的人类,比如,尼安德特人,并没完全灭绝,而是和现代人类的祖先杂交,因此,我们现代人中,就有一些是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祖先杂交的后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