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皇陵守墓人 > 第171章 特殊体质的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浓雾散去,灾民们发现这个小平原的形状,非常像是一只乌龟,于是,他们猜测那应该就是 ‘春兽’的形状,是 ‘春兽’踏出了这一片平原,让他们生存下来。

于是,灾民们就在这里修建房屋,开始在这里定居。

这种传说我只听我太爷爷说过一次,除此之外,还从没听城中其他人说过,按说,很多大山还有平原的形成,都有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这个故事听起来是不是也挺有趣的。”

大堂经理讲完这个故事后,又闲聊了几句,就告辞走了,看来对于这场大雾,大堂经理并没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他说的都是些不着边际的传说,而且他说的那个传说中,关于这个小城所在平原的形成,与我们之前了解到的也有出入——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这个山间平原应该是那些长袍人修建的,怎么可能与什么 “春兽”有关?

而王教授站在窗前,隔着玻璃看着外面的大雾,好像在想着什么。如此浓重的大雾,我也是第一次见,现在这个时间,应该是太阳升的很高了,可这浓雾没有一丝要消退、变弱的迹象,天『色』依旧昏暗的如同黄昏一般。

就在这时,就听秦晴惊呼一声:“看,北面好像又一道红光。”

果然,我们透过浓重的雾气看到,在北面的天空中,有一道红『色』的光芒在翻腾着,宛若一条红『色』的巨龙,但很快,那道红光就又消失了。

这次又是北面!

对我们来说,最凶险、最诡异的就是这个小县城的北面,因为在那里有四个蒙家人丧生,并且死的方式一个比一个惨,而此刻这种异象有出现在北方,看来不是什么吉兆。

王同打开屋里的电视,这时,县城的电视台正在讲今天的这场大雾,提醒大家尽量呆在家里,等雾气散去后再出来,而且县气象局的一个专家称,在滔滔不绝地讲这次雾气形成的原因——昨天艳阳高照,而无论是在这个小县城中,还是周围的山上,都有很多湖水,所以会有很多水汽蒸发到空气中,再加上今天的气流异常平稳、和特殊的地表温度,才形成了今天的大雾。

因为我对这方面不太懂,所以听这个气象专家一讲,倒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但张大军却连连摇头,有点不屑地说:“这位专家简直胡说八道,如果他是真的气象专家的话,应该不会不知道,他的那些理论,根本无法解释雾气为何能如此浓密,据我所知,像这种水汽形成的大雾,世界上是有记录的——最浓大雾的能见度、仍在二十米左右,而现在的能见度不过二三米,光凭这一点,就可以说这场大雾极度诡异,根本无法用常规的理论来解释。

还有,这里虽然是一个山间的盆地,但小县城的温度绝对比周围大山的高,大家都知道,一有温差,就会引起空气的流动,那就会形成风,既然如此,怎么说今天的气流异常平稳呢?我刚才稍微开了一下窗户,就有一股凉风吹进来,说明空气流动的很活跃。

这位气象专家之所以这么说,要么是水平确实很低,真的不懂;此外还有有一种可能——这位专家是故意在说谎,想安抚城里居民的情绪,以免这种浓雾引起人心动『荡』,而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张大军侃侃而谈,而旁边的王同,则连连点头,看来张大军自然科学的素养极高。不但是王同,听完张大军的这番话后,大家都有醍醐灌顶般的感觉,张大军说的这些确实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让人信服。

“想不到您对气象还这么熟悉,我还以为您只知道毒物和毒气呢。”我由衷佩服地说。

张大军微微一笑,淡淡地说:“我们研究军事方面使用的毒气时,气象、气流条件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因素,比如,释放毒气时,风向最重要,在军阀混战时期,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和皖系军阀作战时,首次使用了毒气,但因为之前没用过,对毒气如何使用更是不了解,竟然在逆风时释放毒气,所以不但没毒到对方,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自己熏得不轻。”

“我来王教授屋里之前,特意下楼和张教授一起走到外面,在宾馆门口看了一下这场大雾,感到这场大雾不但能见度极低,好像还有隔音作用,因为在我的五六米之外时,宾馆门口播放的介绍声,好像几乎都听不见了,由此可以感觉到这场大雾明显的隔音作用。我完全同意张教授所说的,这场大雾,确实非同寻常。”

一直没有说话的郑旭,看着窗外的大雾,用她一贯沉静的声音,缓缓地说道。

“大军兄,这种雾气会不会有毒?”王教授一脸担忧地问张大军。

“嗯,这点我也想到了,刚才我和郑旭一起出去看时,还特意用我的那种毒物探测器试了一下,可以确定这种雾气对人体无害,如果这种雾气有毒的话,那么整个县城的人都要遭殃了,后果不堪设想,幸亏没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