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之逐鼎江山 > 第130章 心之所向,仓廪丰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心之所向,仓廪丰实

民以食为天,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其实在百姓的眼里,谁当皇帝都不关他们的事情,只要他们能够填饱肚子不用饿死就行了。

一旦百姓连吃饭都是问题,吃不饱了,那么就会开始反抗,想要推翻现有的王朝!

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所以苏景他现在能做的一切,就是努力帮助大明囤积粮食,因为接下来的明朝,将是一个天灾连年不断的时代。

小冰期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往后的几年间达到顶点,而历时两百多年,号称最为刚烈和不服输的一个朝代,在面对这种天灾的时候,也只能轰然倒塌。

但是如果能够利用一个王朝一切的资源,从现在起就开始主意合理治理国家,并且从国外源源不断地购买粮食,而不是一味地让国外的白银流入进来,那么一切都还有得救。

至少在苏景的角度和视野中,他是知道自己还有十几年时间可以努力的。

在苏景拟定章程的时候,叶小纨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了。

见到心目中的意中人在书桌前面奋笔疾书,那副认真的样子让叶小纨觉得有几分着迷,她就那样依着门槛看着苏景,看了很久很久……

直到叶小鸾也起来了,并且对她发声询问的时候,叶小纨才大窘地收回目光。

姐妹俩来到苏景的书桌前,见到苏景正在写兴建义仓的章程,姐妹俩也不敢打扰,但苏景也写得差不多了,他也觉得手很累……毛笔字真是难写,写起来还特别伤手,苏景很不习惯。

活动活动了筋骨,苏景对姐妹俩说道:“昨晚真是辛苦你们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只是喝两碗烧刀子就会醉成那样……”

叶小纨微微一笑,表示没什么。

叶小鸾嘟着嘴说道:“苏公子,你是在写兴建义仓的章程吗?我听说了,对门那个袁大人,昨天好像还因为这件事情而骂了你,还……还骂了爹爹。那个袁大人,他很神气吗?”

“为什么这样问?”苏景很奇怪,然后就明白了,小丫头这是在担心他和叶绍袁呢。

心里趟过一道暖意,然后苏景示意姐妹俩都坐到他的腿上,对她们说道:“袁大人是当今皇上的老师,他确实很厉害,但为人也很正直,不会对我和你们父亲怎么样的。他现在只是对我有些误会而已,等这个误会解开了,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你们也别担心,好吗?”

叶小鸾点点头,答应道:“嗯,我们不担心,我们相信你!”

“真乖,来亲一个,哈哈……”苏景又要使坏了。

“哼哼!”门外响起了老丈人的声音,吓得苏景连忙放开了姐妹俩。

叶小纨现在也放得开了,她居然看着苏景捂嘴偷笑,似乎在笑苏景只敢在她们面前使坏,在叶绍袁面前却不敢。

住到苏府以后,叶小纨和叶小鸾也觉得生活有趣味多了。

以前在那个小院子里,叶绍袁去当值以后就是她们姐妹两个人,闷都闷死了。现在有了苏景这个日思夜想的人不说,而且苏景还很幽默,特别是昨天姐妹俩偷听到苏景和叶绍袁说起扬州廋马的事情,然后见到父亲从未有过的那种气急败坏的样子,姐妹俩都捂着肚子笑了好久。

实在是苏景这个家伙太无赖了呀,居然连老丈人也调戏……

叶绍袁回来了,一回来就见到苏景在‘欺负’两个女儿,当然很不爽,同时他也对两个女儿任由苏景‘欺负’的表现很不满意,女大不中留啊!

板着脸走进书房,叶绍袁看到了书桌上的章程,便对叶小纨和叶小鸾说道:“都要到正午,还不去做饭?对了,苏景,你那个老管家什么时候来,总不能这每天收菜的事情,都得我来帮你做吧?”

堂堂的吴门大才子,还是国子监助教,居然每天都要和菜贩子打交道,叶绍袁很不爽,苏景也有些惭愧,连忙答道:“小婿已经派人前往吴江,还特意叮嘱他们走水路,相信这几天他们就会到吴江,等他们到南京的话,可能还要等上十来天的时间。”

叶绍袁打发走了两个女儿,然后来到书桌前面说道:“那你就让你的手下暂时来府里帮忙……嗯,不错,章程都写好了,这是早上刚写的?”

“是!”苏景对叶绍袁说道:“还请岳父大人指正!”

“没什么可指正的了!”叶绍袁看着苏景,欣慰地说道:“不移,你果然能办事,若是找这个章程办,义仓肯定无忧,不过难就难在这么多义仓,粮食从何而来呢?”

叶绍袁不愧是当官的,他一眼就看到了最重要的问题。

苏景答道:“小婿也为此事头痛,不过好在现在天灾还未到来,全国各地的粮价虽然都在上涨,但趋势是缓慢的,我们还有时间来操作购买,就算是难办也总会有办法和门路。这些义仓的设立,在小婿看来可不是单单为了应对今年淮、扬两地的灾害,我还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就是让这义仓今后在全国个州、府、县都设立。自万历以来,国家天灾频繁,民不聊生,各地饥荒,若是能够在每个县都设立义仓,并且保证每个义仓都能供当地的百姓吃上三年,那么天下才会无忧,百姓也才会不被饿死……”

“你说的不错,可是要想在全国都设立义仓,这谈何容易?”叶绍袁觉得苏景说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苏景不这样认为,他非常认真地说道:“如果淮、扬两地,各县都能成功建立义仓,那么在全国也可以这样做,所以我非常有信心!”

“有信心?”叶绍袁摇摇头,对苏景劝道:“你还做好眼前的事情吧,切记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贪功冒进,须知官场之上尔虞我诈,万一你一招不慎,说不定就会落得一个万劫不复的下场……你现在还年轻,未来的前程都把握在你自己手上,所以更是应该小心一些!”

叶绍袁苦口婆心地劝说的,这也符合他喜欢清静谨慎不争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