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之逐鼎江山 > 第174章 一道奏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古以来,士大夫都是这样认为的:国之将乱,必有妖孽!

而在他们看来,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他们就是妖孽!

妖孽是什么,是可以乱国的。

所以袁可立认为,魏忠贤为首的这些人,他们是在毁灭国家,对大明朝的江山社稷不利!

所以,他必须要制止。

就算不是为了国家大义,也要为被魏忠贤等人残害的老朋友报仇!

这一刻,杨涟、高攀龙等昔日好友的面容,一一在袁可立的脑海中浮现。

这些人,都是被魏忠贤毒害至死的,其中杨涟所受的刑罚,甚至都到了闻着骇然的地步!

用铁制的刷子,活生生地在杨涟的身上洗刷,这样的刑罚,袁可立直到现在想起来,都不寒而栗,而且心里也非常的骇然震惊与愤怒!

现在,这些人却还逍遥法外,而且魏忠贤还蒙蔽皇帝掌政朝堂,左右天下大事,袁可立如何不想将他扳倒?

只不过,袁可立有这样的心思,却没有这样的本事。

现在,他远在南京,拿整天陪在皇帝身边的魏忠贤又有什么办法?

其实,袁可立想起以前在东宫为当今皇帝当老师的时候就会觉得后悔,为什么当初不想办法,除掉这样一个祸害呢?

这个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的。

像苏景这样,能死而复生,还重生到四百年前的人,毕竟也只有一个……

当然,苏景是穿越回来的,属于有九条命的那种,不会这么轻易死掉,而且他本来也没死,这些袁可立他都不知道。

满腔怒火,最后袁可立想了想,暂时他还是只能隐忍。

不过,也不能再窝在南京,无动于衷了,必须要做些什么!

袁可立他想了想,便开始自己研墨,写奏折。

他并不是要写奏折弹劾魏忠贤,因为袁可立清楚,就算写了这样的折子也没用,因为奏折压根就到不了皇帝的手里,半路就被魏忠贤给截下了。

所以这样做,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甚至,还只会引起魏忠贤的憎恶和加害,百害而无一利!

袁可立写的奏折,里面的内容是请调的。

他决定了,南京虽然是陪都,但毕竟还是离北京那个政权的中心,如果想要改变眼下的局面,至少可以威胁到魏忠贤,就必须得想办法靠近那个政权才行!

袁可立写奏折,便是本着这样的想法,决定把自己请调辽东去,去掌握更多的兵权!

辽东之乱,让大明大部分的兵力,都投在了辽东,到了哪里,袁可立可以施展的拳脚自然也更大。

不过,袁可立也清楚,魏忠贤就算觊觎他这个南京兵部尚书的位置,想安排自己人来出任南京兵部尚书,也不见得就会同意袁可立去辽东。

虽然说,现在的辽东经略这个位子,朝中很少有人喜欢去坐,因为很容易死人,但魏忠贤也肯定不敢把辽东的兵权,全部放给袁可立的。

那样一来,要是袁可立这个家伙头脑一热,来个领兵入关清君侧这样的行动,那魏忠贤将来一举成擒,他要找谁诉苦去?

清楚了这一点,袁可立就在奏折中加上了一句话,意思是说:如果皇上舍不得让老臣去辽东,那你就派我到山西去吧!反正现在山西那边正闹饥荒,百姓都吃不饱饭流离失所,导致贼寇四起,说不定还会发生民乱呢!

得,反正现在袁可立他想去又能去魏忠贤肯放给他的地方,肯定就是这样又乱又穷还隔三差五出个乱子容易私人的,袁可立显然对魏忠贤的心思吃得很透,所以要了这么一个地方。

袁可立打的主意,是他将来到了山西之后,就立马想办法安抚灾民,同时再向朝廷要些兵马平息匪患,趁着剿匪的名头,暗中发展起一支兵马来。

这个计划,还真是很容易成功,只要他袁可立有本事,能够让闹饥荒的山西百姓,先把肚子填饱!

晚明正是小冰期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候,整个大明版图之上,起码又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在闹饥荒,就连江淮这种靠近江南水乡之地的地方都闹旱灾了,当时的灾情有多严重自然可想而知。

而偌大的一个明朝,就是被这饥荒给拖垮的,最后让一个总人数不过十几万的女真部落捡了便宜,成功入主中原!

旱灾很严重,而且天不下雨,你也拿它没有办法。

那么要怎样应对将来到了山西之后,必须要面对的灾情呢?

袁可立皱眉沉思着,他也清楚,他这道奏折呈上去之后,魏忠贤答应的几率很大很大,因为魏忠贤这个时候,巴不得有人去山西背这个黑锅。

山西闹旱灾,百姓民不聊生,国库会赈灾吧?

确实会,魏忠贤这个人有一说一,在他掌权的时候,整个大明还没有完全烂到骨子里,像赈济灾情这样的举动他也会做,可是魏忠贤他更加清楚现在自己手下这批人,都是什么德性。

真要赈灾的话,恐怕这赈灾的银两至少有八成,都是要落到这些人手里的了,最后到百姓那边的顶多就二成。

比如说,朝廷决定拿出五十万两银子来赈灾,最后到山西的顶多也就是十万两左右,对于一个人口数百万的山西来说,这点银子又有什么用?

所以,必须得有个人到山西去,将来好背锅呀!

这个时候袁可立自己送上门来了,魏忠贤会拒绝才怪……

有了主意,那么接下来,袁可立就得想办法联系门道,好为他将来到了山西之后筹备粮食了。

当然,这事儿袁可立也不着急,因为他着急也没用。

他这奏折递上去到批下来,再到他去山西赴任,至少也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吧!

这几个月的时间,应该够自己找到破解山西这个局的办法了!

至少,袁可立估计想不到,魏忠贤见到他的奏折之后简直就是欣喜若狂,直接就去禀报皇帝了。

毕竟是皇帝的老师嘛,魏忠贤这事儿可不想瞒着他。

天启皇帝正在做木工呢,这个被皇帝耽误了木匠生涯的小伙子,听说自己的老师想去山西,他又不知道山西那边饥荒很严重,所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然后,魏忠贤就欢欢喜喜地盖印批复同意,还特意叮嘱让手下派人八百里加急,五天之内要送回来,让袁可立这个老家伙赶快从南京兵部尚书的位子上滚!